十八陇山
在今四川梓潼县西北。《旧唐书·地理志》 剑州阴平县:“有十八陇山, 山有陇十八也。”《寰宇记》卷84阴平县:十八陇山“在县西南五十里,高千余丈,冈峦连属十八垅,因以为名。十二垅在绵州昌明县界,六垅在当县界”。
在今四川梓潼县西北。《旧唐书·地理志》 剑州阴平县:“有十八陇山, 山有陇十八也。”《寰宇记》卷84阴平县:十八陇山“在县西南五十里,高千余丈,冈峦连属十八垅,因以为名。十二垅在绵州昌明县界,六垅在当县界”。
又名甫里镇。即今江苏吴县东甪直镇。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移元和县丞驻此。(甪lù) 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部,南濒澄湖、北依吴淞江。面积49平方千米。人口4.1万。镇人民政府驻甪直,人口 7000
又作角里、甪头。即今江苏吴县西南西洞庭山甪里。《史记·留侯世家》 记有甪里先生。南宋范成大《吴郡志》卷8:“甪头,即汉甪里,在洞庭山村,汉甪里先生所居。《史记正义》:太湖中洞庭山西南,中号禄里村,即此
今西藏西部。北界新疆,东界后藏,东南邻尼泊尔,西南邻印度。宋代称为纳里,元代称纳里速古鲁孙。藏语意为阿里三部。旧指古格(在今阿里西南部)、布浪(在今阿里东南部普兰一带)、芒城(在今拉达克地区),这是由
①隋置,在今山西永和县西北四十二里永和关。《元和志》卷12永和县: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临河为永和县,以县西永和关为名也”。②在今陕西延川县东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57延川县:永和关“宋置关于此
在今越南北部永富省境 (今河内市西北)。《新唐书·南蛮传》: “安南桃林人者,居林西原,七绾洞首领李由独主之,岁岁戍边。” 即此。《方舆纪要》 卷112安南太原府: 林西原 “在峰州西”。
①即今江苏吴江市南之烂溪塘水。《方舆纪要》 卷24苏州府吴江县: 烂溪 “在县西南四十里。北接莺脰湖,南受嘉兴、崇德、桐乡诸港之水,经湖州府之乌湖,分为东西二溪,流数里复合,引而东北,汇诸湖荡之水,俱
在今四川中江县。产井盐。民国设场知事。后废。
在今云南华宁县西北四十里。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置巡司于此。清废。
在今四川广汉市西二十里鸭子河南岸,是一处古蜀文化遗址。面积共600万平方米,周围有一圈宽10米,高5米的城垣和一道河水围绕。1929年曾在此发现大批精美的玉石器。1980—1986年曾多次发掘,发现房
一名五沟营。即今河南西平县东北二十八里五沟营镇。旧属郾城县。《清一统志·许州》:五沟镇“在郾城县东南五十里”。在安徽省濉溪县南部。面积111平方千米。人口5.1万。镇人民政府驻五沟,人口 2500。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