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简州
唐武德六年 (623) 改简州置,治所在宁浦县 (今广西横县西南七里郁江南岸)。辖境相当今广西横县地。贞观八年 (634) 改为横州。
唐武德六年(623年)以简州改名,治宁浦县(今广西横县西南郁江南岸)。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一带。贞观八年(634年)改为横州。
唐武德六年 (623) 改简州置,治所在宁浦县 (今广西横县西南七里郁江南岸)。辖境相当今广西横县地。贞观八年 (634) 改为横州。
唐武德六年(623年)以简州改名,治宁浦县(今广西横县西南郁江南岸)。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一带。贞观八年(634年)改为横州。
在今山东聊城市东。《晋书·石勒载记》:石勒被“卖与茌平人师懽为奴。……懽家邻于马牧,与牧率魏郡汲桑往来,勒以能相马自讬于桑”。《方舆纪要》卷34聊城县:马牧“在府东。晋永兴中,群盗汲桑、石勒起于马牧。
在今湖南通道县西。《方舆纪要》 卷82通道县: “ 《志》 云,(罗蒙) 江源有三: 一出佛子岭,为羊镇堡江; 一出县南天星里,为天星江; 一出贵州洪州泊里长官司,为洪州江。合流经此,西南流,至广西怀
一名鸦儿谷。在今山西寿阳县东南三十里。《资治通鉴》: 唐乾符五年 (878),“昭义兵还至代州,士卒剽掠,代州民杀之殆尽,余众自鸦鸣谷走归上党”。《方舆纪要》 卷40寿阳县: 鸦儿谷 “ 《图经》,谷
又作藤桥。即今江西临川市东南腾桥镇。明弘治 《抚州府志》卷6临川县: “藤桥在城南七十里。”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2: 临川县东南有藤桥。
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南晋州。治所在今广西南宁市西北那龙镇。贞观六年 (629) 属邕州。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古县名。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区西北右江
唐永淳元年(682)置,属党州。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次年属平琴州。建中二年(781)复属党州。北宋开宝七年(974)废入南流县。古县名。唐永淳二年(683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西北。属平
西周国名。姬姓。伯爵。在今陕西大荔县东南。《诗经·大雅·緜》:“虞、芮质厥成。”芮,即芮国。《汉书·地理志》左冯翊临晋县本注:“芮乡,故芮国。”古国名。商、周、春秋时封国。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南。一说在
北宋宣和四年(1122)置,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寻入于金,乃废。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拟改辽大同府预置,治今山西大同市。为云中府路治所。为宋、金联合攻辽盟约中预定归还宋人之地。宣和六年(1124年
一名万萝山。在今安徽绩溪县西北五十里。宋淳熙《新安志》卷5绩溪县:古塘山“在西北五十三里。高三十五仞,周十五里。西至黄石坑与旌德分界”。《方舆纪要》卷28绩溪县:古塘山“一名葛萝山。缘麓以上,周遭皆田
唐天宝元年(742)改荆州置,治所在江陵县(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辖境相当今湖北荆门市以南,石首市以北,枝江县以东,潜江市以西地区。乾元元年(758)复为荆州。唐天宝初改荆州置,治江陵县(今属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