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阳县
秦置,属九江郡。治所即今安徽和县。西汉为九江都尉治。东汉为扬州刺史治。西晋初属淮南郡,永兴元年(304)为历阳郡治。南朝宋永初二年(421)为南豫州治。南齐属南豫州。北齐天保六年(555)于县置和州。明初省入和州。
古县名。秦置,治今安徽省和县。属九江郡。“南有历水,故曰历阳”(《太平寰宇记》)。西汉为九江郡都尉治。东汉为扬州刺史治。东晋以后历为历阳郡、南豫州及和州治。明洪武初省入和州。地处南北要冲,为江北重镇。隋末杜伏威起事,以此为根据地。
秦置,属九江郡。治所即今安徽和县。西汉为九江都尉治。东汉为扬州刺史治。西晋初属淮南郡,永兴元年(304)为历阳郡治。南朝宋永初二年(421)为南豫州治。南齐属南豫州。北齐天保六年(555)于县置和州。明初省入和州。
古县名。秦置,治今安徽省和县。属九江郡。“南有历水,故曰历阳”(《太平寰宇记》)。西汉为九江郡都尉治。东汉为扬州刺史治。东晋以后历为历阳郡、南豫州及和州治。明洪武初省入和州。地处南北要冲,为江北重镇。隋末杜伏威起事,以此为根据地。
即今黑龙江林口县西北刁翎镇。1946年东北革命根据地在此置刁翎县。在黑龙江省林口县北部。面积673.8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刁翎村,人口2810。清末为依兰府刁翎区,1927年改第五区,
即今湖北大悟县东北三十六里东新里。旧属孝感县。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孝感县东北有东新店。1933年划归礼山县。1952年划归大悟县。
明洪武十八年 (1385) 升兖州置,属山东省。治所在滋阳县 (今山东兖州市),辖境包括今山东平阴、阳谷、菏泽、曹县、单县、鱼台、微山、郯城、临沂、泗水等县市间地。清辖境缩小,包括今山东枣庄、滕州、邹
汉武帝时匈奴建,在匈奴北境郅居水之南,今蒙古国色楞格河南支流哈努依河中游。《汉书· 匈奴传》: 元朔六年 (前 123),汉将赵信(本匈奴人降汉者) 降匈奴,“教单于益北绝幕以诱疲汉兵”。《汉书·卫青
亦称桑伊寺、萨木秧寺。即今西藏扎囊县东北雅鲁藏布江北岸桑耶寺。建于唐大历十四年(779),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
在今湖北宣恩县西南晓关侗族镇附近。《方舆纪要》卷82大田所:小关山在“所东百里。古置关其上,遗垒尚存”。
即今湖北京山县东曹武镇。《舆地纪胜》卷84郢州: 曹武市 “在京山县东四十五里。旧传魏武征孙权过此”。
在今江西广丰县南。《方舆纪要》 卷85广信府永丰县: 谹山隘在 “县西南三十里,谹山之阳。西北五里接上饶县之高洲寨,西四十里出锄狗洋达封禁山,最为要害”。
东晋义熙初析新城郡置,治所在高安县(北周改远安县,今湖北远安县西北旧县镇)。《南齐书·州郡志》:“桓温平蜀,治江陵。以临沮西界,水陆纡险,行径裁通,南通巴、巫,东南出州治,道带蛮蜑,田土肥美,立为汶阳
在今云南永平县东北大古坪。《清一统志·永昌府》:打牛坪堡“在永平县东九十里。明正统间,置土巡司、土驿丞。今皆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