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羊河
亦作汎水。即今湖北谷城县西之北河。《清一统志·襄阳府一》:汎水,“《旧志》:古羊河,源出房县滴水岩,名八渡河,东北流至石花街,名古羊河。又东一百里至(谷城)县城东北,折而南,会南河入汉水”。
亦作汎水。即今湖北谷城县西之北河。《清一统志·襄阳府一》:汎水,“《旧志》:古羊河,源出房县滴水岩,名八渡河,东北流至石花街,名古羊河。又东一百里至(谷城)县城东北,折而南,会南河入汉水”。
又名鄢水、夷水。即今湖北西北部蛮河。为汉水支流。《水经·沔水注》: “夷水,蛮水也。桓温父名夷,改曰蛮水。” 《资治通鉴》: 唐建中二年(781),“ (梁) 崇义遣其将翟晖、杜少城逆战于蛮水,(李)
隋开皇七年(587)改阳夏县置,属陈州。治所即今河南太康县。大业初属淮阳郡。唐属陈州。五代梁属开封府。元属汴梁路。明属开封府。清属陈州府。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在河南省东部。属周口
①战国楚怀王时 (前328—前299) 置,治所在新城 (今河南伊川县西南)。《战国策·楚策一》: 城浑 “遂南交于楚,楚王果以新城为主郡。”辖境相当今河南伊川县一带。②三国魏黄初元年 (220) 改
①古 “九州” 之一。在今北京市、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尔雅·释地》: “燕曰幽州。” 《周礼·职方》: “东北曰幽州。”②汉武帝置十三州刺史部之一。东汉治所在蓟县(今北京市西南)。辖境相当今北京市、
即枉人山,又名善德山。在今湖南常德市东南。《新唐书· 地理志》: 朗州武陵县有 “枉山”。
在今陕西凤县凤州镇北。世传张果隐处。《方舆胜览》卷69:豆积山“冲妙先生之别隐。淳熙中,宪使李大正大书‘遯迹山’三字镌于石山之麓”。《清一统志·汉中府一》 引《府志》:“山在凤县(今凤州镇)北一里。一
又名江东桥。即今福建龙海市北江东桥。建于南宋嘉定年间。相传初建时,桥基屡建不稳,偶见有虎负子渡江,乃就该处水中礁上垒石建墩,桥基遂固。故又名虎渡桥。《清一统志·漳州府》: 虎渡桥 “在龙溪县东四十里,
①即太胡山。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七十里。张衡《南都赋》:“天封大狐,列仙之陬。”《太平御览》卷43引《南阳图经》:“山有大石如狐。”故名。②一名大猿山。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南。《舆地纪胜》卷83随州:大狐山
在今浙江临海市东南。《寰宇记》 卷98临海县: 盖竹山 “在县东三十一里。高九百丈,周回一百里。《抱朴子》 云: 余山不可合神丹、金液,有山精木魅,多坏入药,唯有大小台华山、少室、盖竹等山,一作可成”
①唐显庆元年 (656) 以钵南优浪恐部置,为羁縻州,属松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阿坝县东南境或红原县南境。后废。②北宋崇宁四年 (1105) 析开封、应天二府置,治所在襄邑县 (今河南睢县)。辖境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