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水县
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以豫部蛮民置,属弋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商城县东北。寻属边城郡。南齐属安丰郡。北魏仍属边城郡。北齐废。
古县名。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年)置,治今河南省商城县东北。属弋阳郡,后改属边城郡。北齐又属安丰郡。北齐、北周之际废。
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以豫部蛮民置,属弋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商城县东北。寻属边城郡。南齐属安丰郡。北魏仍属边城郡。北齐废。
古县名。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年)置,治今河南省商城县东北。属弋阳郡,后改属边城郡。北齐又属安丰郡。北齐、北周之际废。
西汉永始四年 (前13) 置,属琅邪郡。治所在今山东莒县西南。东汉废。西汉永始四年(前13年),成帝封称忠为新山侯,置新山侯国,治今山东省莒县西南。东汉省。
春秋宋邑。在今河南滑县东。《左传》: 哀公十一年 (前485) 卫大叔疾奔宋,“疾臣向魋,纳美珠焉,与之城鉏”。杜注: “城鉏,宋邑。”古邑名。春秋宋邑。在今河南省滑县东。
战国魏邑。在今河南卫辉市西南二十里汲城村。《史记·秦本纪》: 庄襄王三年(前247),“蒙骜攻魏高都、汲,拔之”。又,《秦始皇本纪》:七年(前240),“以攻龙、孤、庆都,还兵攻汲”。古邑名。战国魏邑
即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梅江乡。明置邑梅洞长官司于此。清光绪《秀山县志》卷1:邑梅场在“县南六十里”。
金明昌六年 (1195) 改怀柔县置,为顺州治。治所即今北京市顺义县。因在温榆水之北而得名。元废。古县名。金明昌六年(1195年)改怀柔县置,治今北京市顺义区。为顺州治。元废县入州。
唐安西都护府属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南岸。《新唐书·地理志》 引贾耽《四夷路程》:“热海又四十里至冻城。”
明置,在今甘肃永登县东南大同乡。《清一统志·凉州府二》: 南大通堡 “在平番县南三十里”。清置驿于此。
在今广西藤县西北五十里,浔江南岸。明、清置巡司于此。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西北。本为覃姓土司,清设巡检司于此。
即今四川、甘肃境内之白龙江。《尚书·禹贡》: “西倾因桓是来。” 《水经·桓水注》: “ 《地理志》 曰: 桓水出蜀郡蜀山西南行羌中者也。《尚书》又曰: 西倾因桓是来,马融、王肃云: 西治倾山,惟因桓
①即越王台,又名越王城、城山。在今浙江萧山市西。唐李白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诗: “东海横秦望,西陵拱越台”。②在今广东广州市北越秀峰上。唐李群玉有《广州陪谅山从叔越台宴集》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