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了寨
在今福建莆田县东南。《清一统志·兴化府》:吉了寨“在莆田县东南八十里华胥山下。宋置曰击蓼寨。亦曰极了。以莆田至此而极也。后讹为吉了。前控南日,右引小屿,左带湄洲,迫临大海”。明置巡司,清废。
在今福建莆田县东南。《清一统志·兴化府》:吉了寨“在莆田县东南八十里华胥山下。宋置曰击蓼寨。亦曰极了。以莆田至此而极也。后讹为吉了。前控南日,右引小屿,左带湄洲,迫临大海”。明置巡司,清废。
明置,在今浙江平阳县。《方舆纪要》卷94温州府:平阳守御千户所“在平阳县治西。洪武二年建,隶温州卫”。明洪武二年(1369年)建,在今浙江省平阳县。属温州卫。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裁。
即今四川江津市东南广兴镇。清光绪《江津县志》卷2:广兴场“距城一百六十里”。
在今四川重庆市。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巴志》: 江州县 “有荔枝园,至熟,二千石常设厨膳,命士大夫共会树下食之”。
又作新政县。1934年10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栒邑县和甘肃正宁县析置,治马家堡 (今陕西旬邑县东北马家堡)。取 “正宁县新正” 之义。1940年迁看花宫 (今旬邑县北看花宫)。1941年徙治杨坡头(今旬
在今福建福州市北郊马鞍村的金狮山麓。林则徐 (1785—1850) 字少穆,侯官 (今福州市) 人。我国清代民族英雄。力主禁烟,道光十九年(1839) 任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严令英美烟贩缴出***
在今河南郾城县东南。东汉置征羌县于此。《水经·颍水注》:大水东南径召陵县故城南,“又东南径征羌县,故召陵县之安陵乡安陵亭也”。
在今广西桂平县东北。清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二日(1851年1月13日),洪秀全等由金田率兵至大湟江口。咸丰元年正月十八日(1851年2月18日),太平军预设伏兵,埋地雷于大湟江口,清将向荣率兵三路进攻,
又称革龙。在今云南丘北县西南一百里。《清一统志·广西直隶州》: 革龙山 “在废维摩州。明末沙定洲遁归,屯田此山,李定国围三年乃克之。今城址尚存,为通广西驿路”。彝语 “腻” 为红,“革” 为弯,“龙”
在今广西靖西县西南。《清一统志·镇安府》: 岭卫山 “在归顺州西一百五十里荣劳洞地。高耸延亘,拦隔交趾,为一州捍卫,故名”。
即今贵州平塘县西南塘边镇。明洪武中于此置下克度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