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黄场
五代南唐置,即今江西宜黄县。北宋开宝三年 (970) 升为宜黄县。
五代唐置,即今江西省宜黄县。北宋开宝三年(970年)升为县。
五代南唐置,即今江西宜黄县。北宋开宝三年 (970) 升为宜黄县。
五代唐置,即今江西省宜黄县。北宋开宝三年(970年)升为县。
在今安徽绩溪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28绩溪县: 唐金山 “在县东南九里。其麓宽平,三面临水,周围如城,又有冈阜泉石之胜”。为唐汪华祖居地。
明万历十五年 (1587) 置,属宁番卫。在今四川冕宁县西。《方舆纪要》 卷74宁番卫军民指挥使司: 定番堡 “在卫西。…… 《土彝考》: 宁番东南东北诸蛮颇驯扰,惟西去月落、三渡水、妙竹一十九寨,恃
南宋绍兴间建,在今四川三台县南九十里景福镇。
在今宁夏隆德县西。为渝河支流。《方舆纪要》 卷58隆德县: 底堡水 “在县西二里。源出美高山,下流合于好水”。
①南齐置,属安昌郡。治所在今广西合浦县北境。梁、陈时废。②即龙编县。在今越南河北省仙游东。《水经·叶榆水注》:叶榆水“又东径龙渊县故城南,又东左合北水。建安二十三年立州之始,蛟龙蟠编于南北二津,故改龙
一名兰加克湖或兰嘎错。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北拉昂错。《清一统志 ·西藏》: 郎噶池“在达克喇城北一百七十里,冈底斯山西南三十四里。池广三百余里。从马品木达赖池水西流,汇为此池;又自池西流出,为狼楚河
秦筑,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长安故城东南隅。《史记·孝文纪》 正义引《三辅旧事》云:“秦于渭南有兴乐宫,渭北有咸阳宫。秦昭王欲通二宫之间,造横桥,长三百八十步。”西汉高帝七年(前200)改建为长乐宫。秦筑
即今四川铜梁县东之小安溪,为涪江支流。《元和志》卷33巴川县:“小安南溪,源出县南巴山中。”《寰宇记》卷136巴川县:小安溪“源出县南巴山中,北流经县理南,又东北合侯溪水”。
在今江西黎川县南福山。《清一统志·建昌府一》: 武夷堂 “在新城县福山。宋庆元二年,朱子避韩侂胄,游江右,与门人讲学于此,以崇安故居曰武夷精舍,因以名堂。韩元吉有记”。
①西汉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平原县东北。北魏太和中为安德郡治。隋开皇九年(589)移今山东陵县,为德州治。明洪武元年(1368)省入州。②南朝宋侨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邹平、高青、章丘等县市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