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上海市静安区西南部,南京西路、华山路口。相传三国吴赤乌年间创建。原名沪渎重元寺,寺址在旧吴淞江下游沪渎港。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 改名静安寺。南宋嘉定九年 (1216) 迁芦浦之沸井浜畔,即
亦作鸿宾栅。即永安城。在今陕西三原县北五十里。宋敏求 《长安志》 卷20: “永安故城亦名洪宾栅。” 又 《方舆纪要》 卷53三原县: 永安城 “后魏孝昌二年,萧宝寅作战,关右刺史毛鸿宾立义栅以捍贼,
西汉置,属五原郡。治所在今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南麻池乡古城。东汉末废。《水经·河水》: 河水 “屈东过九原县南,又东过临沃县南”。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麻池乡古城。属五原郡。东汉末废
即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西北归流河支流阿力得尔河。《清一统志·科尔沁》:贵勒尔河“在右翼前旗北八十里。……东南流会阿尔达尔河,入洮儿河”。
即今湖北巴东县南二十八里茶店子镇。清设外委驻守。
明永乐五年 (1407) 属交趾布政司。治所在笼县 (今越南永富省青山县)。辖境相当今越南山萝省及永富省、河山平省部分地。宣德二年 (1427),地入安南。
即思灵山。在今广西桂平县西五里。《方舆纪要》 卷108桂平县: 思陵山 “一名西山,亦曰西陵。秀峙穹窿,映带府治。上有三清岩”。
清嘉庆七年 (1802) 置,属汉中府。治所即今陕西镇巴县。因汉封班超为定远侯,食邑于此,故名。1913年改为定远县。清嘉庆七年(1802年)析西乡县置,治今陕西省镇巴县。属汉中府。1913年降为县。
在今江西万载县北。《方舆纪要》卷87袁州府万载县:皂山“在县北六十里。屹然突立,山色似皂,与瑞州府新昌县接界。一名连香岭”。
即今云南漾濞彝族自治县。元明置样备驿。《方舆纪要》 卷118蒙化府: 样备驿 “在府西北百二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