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庆城县

庆城县

1914年改余庆县置,属黑龙江省绥兰道。治所在余庆街(今黑龙江省庆安县)。1928年直属黑龙江省。1944年改名庆安县。


(1)旧县名。原名余庆县,因与贵州省余庆县重名,1914年改名。治余庆街(今黑龙江庆安县驻地庆安镇)。1943年与铁骊县合并,设立庆安县。(2)今县名。在甘肃省东部。属庆阳市。面积 2673 平方千米。人口32.2万。辖4镇、15乡。县人民政府驻庆城镇。西汉置郁郅县。东汉初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合水县,为庆州治。唐武德六年(623年)改合川县,贞观元年(627年)改弘化县。神龙元年(705年)改安化县。至德元载(756年)改称顺化县。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复称安化县,为庆州治,宣和七年(1125年)为庆阳府治。蒙古至元七年(1270年)省安化县入庆阳府。明初复置安化县。1913年废府存县,属陇东道。1914年改称庆阳县,以故庆阳府得名,属泾原道。1927年直属甘肃省。1949年属庆阳专区,1955年属平凉专区,1961年又属庆阳专区,1969年属庆阳地区。1985年析出南部成立西峰市后成今境。2002年改庆阳县为庆城县,属庆阳市。地处陇东黄土高原、黄土塬梁沟壑区。泾河支流马莲河上游环江斜贯县境东部,西境有大黑河注入蒲河。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为国家石油和天然气重要产地和省重要产粮区和黄花菜生产基地。农产小麦、玉米、高粱、糜谷、豆类及油料作物等。特产黄花菜。工业以采油、电力、制革、五金、印刷、建材等为主。211、309国道和庆华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普照寺大殿、鹅池洞等。


猜你喜欢

  • 新寺铺

    即今四川简阳市南新市镇。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89简州: 新市铺 “在州南二十里”。

  • 陇干城

    一作笼竿城。在今宁夏隆德县。《宋史·任福传》:北宋庆历元年(1041),任福等御赵元昊于好水川,“追奔至笼竿城北,遇夏军败死”。即此。《宋史·地理志》 德顺军:“庆历三年即渭州陇干城建为军。”即“笼竿

  • 灵谷寺

    又称大灵谷寺。在今江苏南京市中山门外中山陵东。《方舆纪要》卷20江宁县:灵谷寺“在外城内,钟山之阳。《金陵记》:蒋山寺旧在山南,本名道林寺,梁曰开善寺,宋曰太平兴国寺,后为蒋山寺。明因孝陵奠焉,乃移于

  • 马容山

    在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16镇沅府禄谷寨长官司:马容山在“司(今河口)北八十里。高千余丈,盘亘数百里,石路狭隘,仅容一马”。

  • 通衢镇

    即今广东龙川县东通衢镇。明、清置巡司于此。在广东省龙川县东南部。面积56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通衢圩,人口950。驻地古时为龙川对外交通要津,有通衢大道之称,故名。又因古时多梅树,故又名

  • 老鹳嘴

    在今江苏仪征市东南。《宋史·瀛国公纪》:南宋德祐元年(1275),“大元兵攻真州,知州苗再成、宗子赵孟锦率兵大战于老鹳嘴”。即此。《方舆纪要》卷23谓“或曰,即今(仪真)县东南二十里之老鸦夹”。(1)

  • 黄岐山

    在今广东揭阳市北。《方舆纪要》 卷103潮州揭阳县: 黄岐山在 “县北十里。上有石湖,四时不竭,绝顶又有石浮图,下有二岩,东曰竹冈,西曰松冈,皆有洞壑之胜”。

  • 始阳山

    亦名蒙山、罗城山。即今四川芦山县东南罗绳冈。《寰宇记》 卷77卢山县: 始阳山“在县东七里。本名蒙山,唐天宝六年敕改为始阳山。高八里,束道控川,历严道县,横亘入邛州火井县界”。

  • 西南镇

    即今广东三水县驻地西南镇。明置巡司于此。清顺治十四年(1657)裁。嘉庆十七年(1812)移县丞驻此。1945年三水县由河口镇移此。(1)古镇名。在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明洪武三年(1370年)于此置

  • 邯磁支线

    自今河北邯郸市至磁山。全长50公里。为平汉铁路(今京汉路)支线。 日伪于1943—1944年修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