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当涂县

当涂县

①东汉改当涂侯国置,属九江郡。治所在今安徽怀远县南马头城乡。三国魏废。西晋太康元年(280)复置,属淮南郡。东晋废。

②东晋咸和初侨置,属淮南郡。寄治于湖县(在今安徽芜湖县西北王旭乡)。隋开皇九年(589)徙治姑孰城(即今安徽当涂县),属蒋州。大业初属丹阳郡。唐属宣州。宋为太平州治。元为太平路治。明、清为太平府治。民国初属安徽芜湖道。1928年直属安徽省。


(1)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安徽省怀远县东南淮河南岸。属九江郡。三国魏废。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复置,属淮南郡。东晋侨立于江南,此县遂废。相传本涂山国,夏禹娶涂山氏,并会诸侯于此。有禹墟。(2)东晋成帝侨立于丹阳郡于湖县。晋末割于湖地为实土。治今安徽省南陵县东南。隋开皇九年(589年)移治姑孰,即今当涂县。(2)今县名。在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东岸。属马鞍山市。面积 1405 平方千米。人口66.9万。辖9镇、16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秦置丹阳县,治今县东北丹阳镇,属会稽郡。西汉属丹阳郡。三国吴置于湖城,为督农校尉治。西晋太康初置于湖县,治今大公圩西芜湖县境。东晋筑姑孰城,为今城关镇建城之始。成帝时以流民南渡于湖县侨置当涂县,晋末分于湖县地为实土。隋开皇九年(589年)废丹阳、于湖县,移当涂县治姑孰城,属蒋州。唐武德三年(620年)复置丹阳县。贞观元年(627年)并丹阳入当涂。五代南唐置新和州,不久改为雄远军。北宋初改为平南军,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升南平军为太平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太平州为太平路。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改太平路为太平府。1912年废府。1914年属芜湖道,1927年直属安徽省。1949年设当涂市,隶皖南行署区,为芜当专区驻地。1950年撤市存县,属宣城专区。1952年属安徽省芜湖专区,1980年属宣城地区。1983年为马鞍山市辖县。地处长江沿江平原。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油菜籽、小麦、棉花为主。水产资源丰富,以长江鲥鱼、釜山螃蟹及圩区荸荠著名。矿产以铁为主,有姑山、黄梅山、睦山等矿区。工业有肉类加工、化工、炼铁、轧钢、机械、建材等厂。宁芜铁路和宁芜公路纵贯县境西部,当溧公路横穿县境北部。长江水运通航南京、芜湖等地。姑溪河、水阳江、青山河常年通行小轮。名胜古迹有青山李白墓、明建金柱塔和太平天囯营垒遗址。


猜你喜欢

  • 沙门浦

    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查浦之西。《晋书·温峤传》:东晋咸和三年(328),苏峻叛乱,陶侃、温峤入援,“侃屯查浦,峤屯沙门浦”。即此。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资治通鉴》:东晋咸和三年(328年),陶侃、

  • 会宁府路

    金正隆二年(1157)改上京路置,治所在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市南白城)。辖境约当今黑龙江中下游, 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和大兴安岭一带。大定十三年(1173)复名上京路。金正隆二年(1157年)改

  • 楼烦

    古部落名。春秋末分布于今山西宁武、岢岚等县地。善于骑射畜牧。《史记·赵世家》: “今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东有胡,西有林胡、楼烦、秦、韩之边。” 后迁至今陕西北部及内蒙古南部。秦末被匈奴征服,移住今鄂

  • 楚布寺

    一作磋布寺。在今西藏堆龙德庆县西。南宋淳熙十四年 (1187) 由喇嘛教噶举派 (白教)噶玛支系 (简称噶玛噶举派) 的创始人都松钦巴主持兴建。寺主噶玛巴 ( 《明史》 作哈立麻) 活佛曾受明朝 “如

  • 伊山

    一名桓山。在今湖南衡阳县(西渡镇)东。《清一统志·衡州府一》:伊山“在衡阳县(今衡阳市)北三十里。《括地志》:伊山,晋桓伊读书处”。

  • 师灵镇

    即今河南西平县西三十九里师灵镇。民国《西平县志》卷4《市镇》:“师灵镇,城西四十里。”在河南省西平县西北部。面积62.8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师灵,人口 1100。汉、三国魏、晋和唐曾为

  • 茶山村

    即今广东东莞市东茶山镇。清时京山巡司驻此。

  • 玉女泉

    ①在今山西潞城县西北五里。《寰宇记》卷45潞城县:“玉女泉在县西北五里。深五尺,未尝盈竭。泉内时有白气升出,蒙覆其上则有雨,时人谓之玉女披衣,恒以为候。”②即今湖北应城市西南汤池。《舆地纪胜》卷77德

  • 下江厅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置,属黎平府。治所即今贵州从江县西下江镇。1913年改下江县。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置,治今贵州省从江县西下江镇。1913年废厅改县。

  • 捧鲊营

    即今贵州兴义市西南一百四十里捧鲊镇。清置捧鲊巡司。民国时改置县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