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成都市

成都市

1930年划成都、华阳二县城区置,为四川省会。治所即今四川成都市。


简称蓉,别称芙蓉城、锦官城、锦里。在四川省中部。省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2万平方千米(市辖区 2699.7 平方千米)。人口 1044.3 万(市辖区 452.5 万)。辖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龙泉驿、青白江、新都、温江9区及金堂、双流、郫县、大邑、蒲江、新津6县,代管都江堰、彭州、崇州、邛崃4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青羊区。古蜀国地。战国秦惠文王二十七年(前311年)置成都县,秦昭王时为蜀郡治。《太平寰宇记》成都县:“以周太王从梁王止岐山,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成都。”汉时,蚕桑丝绸业发达,蜀锦著名,设锦官督造,有“锦官城”、“锦城”之称,与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城并称六大都市。三国蜀汉、十六国成汉后均都此。唐初为益州治。贞观十七年(643年)析置蜀县,与成都县同为益州治。至德二载(757年)升蜀郡为成都府。乾元元年(758年)改蜀县名华阳县,同为成都府治。五代时王建、孟知祥据蜀皆都此。孟蜀后主时,成都城上遍植芙蓉,因名“芙蓉城”,简称蓉城。元为成都路治。明、清为成都府治。明初朱元璋第十一子朱椿(献王)于此筑王城,俗称“皇城”。1913年废成都府,存成都、华阳二县为川西道治。1914年为西川道治,1928年直属四川省。1930年析成都、华阳两县城区置成都市。一市、两县均治成都。1950年属川西行署区。1952年撤行署区后复属四川省,同年成都县撤销,设郊区。1953年又设东城、西城二区。1960年改郊区名金牛区,增设青白江、龙泉驿二区。1965年华阳县撤销,辖境划属金牛等区。1977年双流、金堂二县划入。1983年温江地区撤销,所辖广汉、什邡、温江、崇庆、大邑、邛崃、蒲江、新津、郫县、灌县、彭县、新都等县划入。同年广汉、什邡二县划归德阳市。1988年撤灌县置都江堰市。1990年东城、西城、金牛三区调整为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五区。1993年撤彭县置彭州市。1994年撤邛崃县设邛崃市,撤崇庆县设崇州市。2001年新都县改区,2002年温江县改区。地处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中部,平原占80%左右。岷江流经,支流较多。渠道网织,为都江堰灌区主要受益地带,素有“天府”美誉。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小麦、油菜籽、豆类为主,历为粮油、生猪基地。工业以机械、化学、电子、冶金、轻纺为主体,兼有皮革、医药、食品、建材等十多个门类。成渝、宝成、成昆、成达铁路交会于此,有川陕、川云、川藏公路及成渝、成乐、成南、成雅等高速公路。岷江、沱江通航,并与川江航道相衔接。成都双流机场为西南最大航空港,通航国内外。有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等学校及多所科研机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有杜甫草堂、武侯祠、青羊宫、望江楼公园、永陵、都江堰水利工程、新都宝光寺等。


猜你喜欢

  • ?穰寨

    北宋开宝九年 (976) 筑, 属秦州。 在今甘肃清水县西十五里。 熙宁三年 (1070) 改为��穰镇。

  • 邱濬墓

    在今海南省海口市西南二十里水头村。《清一统志·琼州府》:邱濬墓“在琼山县(今琼山市)西五龙池”。邱濬(1421—1495),字仲深,号琼山。广东琼山(今属海南)人。明代名臣,官至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 金星山

    ①在今福建永安市西。《方舆纪要》 卷97延平府永安县: 金星山 “在县城西。西北临溪,有石壁,巉岩如削,下为潭,燕水所汇也”。②在今贵州贵定县西。《方舆纪要》 卷123新添卫: 金星山 “在卫城 (今

  • 奇喇图鲁山

    在今新疆沙湾县东南。清乾隆 《西域图志》 卷22: 奇喇图鲁鄂拉 “在博罗哈玛尔鄂拉西五十里。玛纳斯郭勒西,乌兰乌苏东,当孔道南”。宣统 《新疆图志》 卷60: 奇喇图鲁山 “库克河水出焉,其中多绿玉

  • 大通市

    1949年当地解放后由铜陵县析置,属皖南行署区。治大通镇(今安徽铜陵市西南大通镇)。1950年撤销,并入铜陵县。旧市名。1949年解放后,由铜陵县大通镇升置。属皖南行署区(1952年改属安徽省)。19

  • 义和县

    即和义县。在今四川威远县东北。一说在自贡市东北何家场。《方舆纪要》卷72威远县:义和废县“在县东南百里”。义和为和义之讹。

  • 大梁山

    在今浙江丽水市南,与青田县交界处。《方舆纪要》卷94处州府丽水县:大梁山在“府南二十里。《志》云:山北跨丽水,南接青田,登其巅城郭村落尽在目前”。

  • 乌龙山

    ①即古卢龙山。在今河北迁西县北。《清一统志·承德府一》:乌龙山“在府东南二百五十里。古卢龙山也。卢龙塞当在其地”。杨守敬《水经注疏》谓卢龙塞即“今潘家口”。②一名乌山。在今浙江建德市东北五十八里。宋《

  • 通津岩

    在今广西北流市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08北流县: 通津岩 “在县之南坝乡。石山叠峙,有二门,南北相对,高敞如阙,水流环绕,石室虚明,为县之胜”。

  • 下邳郡

    ①东汉建安十一年(206)改下邳国置,属徐州。治所在下邳县(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古邳镇东)。辖境北部和南部同下邳国,东部缩小至今江苏沐阳、泗洪等县。西晋太康初复为国。南朝宋复改为郡。北魏孝昌元年(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