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犊固
又作抱犊崮。即今山东枣庄市东北境之抱犊山。《南齐书·崔祖思传》: 建元三年(481),“淮北义民桓磊磈于抱犊固与虏战,大破之”。
又作抱犊崮。即今山东枣庄市东北境之抱犊山。《南齐书·崔祖思传》: 建元三年(481),“淮北义民桓磊磈于抱犊固与虏战,大破之”。
明永乐初置,寄治今河北河间市城西。明建文四年(1402年)置,治今河北省河间市,属后军都督府。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裁入河间卫。
北宋置,属牟平县。在今山东乳山市西北阎家夼。
北宋置,属项城县。即今河南项城市南五十二里秣陵镇。金改属南顿县。明宣德三年 (1428)徙项城县于此。1953年项城县迁治水寨集,遂称此为老城,后置秣陵镇。
在今黑龙江省泰来县东。清为扎赉特旗札萨克驻地。1936年日伪统治时扎赉特旗移治音德尔(今扎赉特旗驻地音德尔镇)。
即蒙古扎萨克图汗部左翼后末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乌布苏省温都尔杭盖南。
在今湖北省保康县东南三十里黄堡镇。清置汛,有外委驻防。
一作乌丘山。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乌丘屿。扼兴化湾与湄州湾之口,为本省沿海南北交通要冲。分大丘、小丘两屿。两屿东西并列,相距约二里,大丘在西,小丘在东。因形状象乌龟,故名。大、小乌丘亦名大龟、小龟。岛上丘
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罗州。治所在今广东化州市西北。六年 (623) 属南石州。贞观元年 (627) 废入石龙县。古县名。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今广东省化州市西北。属罗州。后属南石州。贞
即蒙古土谢图汗部左翼中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东戈壁省赛汗都兰南。
①北宋置,属郃阳县。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南夏阳村。②即今福建明溪县东夏阳乡。明、清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