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义县
①唐永泰元年 (765) 改临水县置,属磁州 (后改名惠州)。治所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南峰峰矿区临水镇。北宋初改名昭德县。
②即义招县。治所即今广东大埔县 (湖寮镇)。《隋书·地理志》 误作 “昭义”。
古县名。(1)北周置,治今安徽省明光市东北。为济阴郡治。隋开皇初属濠州。大业元年(605年)改化明县。唐武德七年(624年)改为招义县。(2)唐永泰元年(765年)置,治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南临水,属磁州。北宋初避讳改名昭德县。
①唐永泰元年 (765) 改临水县置,属磁州 (后改名惠州)。治所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南峰峰矿区临水镇。北宋初改名昭德县。
②即义招县。治所即今广东大埔县 (湖寮镇)。《隋书·地理志》 误作 “昭义”。
古县名。(1)北周置,治今安徽省明光市东北。为济阴郡治。隋开皇初属濠州。大业元年(605年)改化明县。唐武德七年(624年)改为招义县。(2)唐永泰元年(765年)置,治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南临水,属磁州。北宋初避讳改名昭德县。
今蒙古国西南之翁金河。源出前杭爱省阿尔拜雷西北,东南流至中戈壁省赛尔阿博东南入沙漠。《汉书·匈奴传》: 征和二年 (前91),御史大夫商丘将三万余人出西河攻匈奴,“至追邪径无所见,还。……至蒲奴水,虏
在今河北平山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4平山县: 淴淴水在 “县西北百二十里,自半山涌出,达于平地,灌田数十顷。又有淴淴水口,正德二年建城,置戍于此”。
在今浙江磐安县南十四里翠峰寺。元置孝义巡司于此。明洪武七年(1374)改置镇守百户,后废。
北宋置,属银城县。在今陕西神木县东三里龙眼山后。元初于此置云州,至元六年 (1269) 改置神木县。
即新塘关。在今四川松潘县南岷江乡北。《清一统志·松潘厅》: 新镇关 “在厅南七十里。亦名新塘关”。
在今广西钦州市西北。《清一统志·廉州府》 “如洪江”条:“大寺江一名团良江,在州西北六十里。源出上思州羊岭。”
即呼伦贝尔。今内蒙古海拉尔市。清西清 《黑龙江外纪》 卷1: “呼伦贝尔,一作呼伦布雨尔,通称海兰儿。盖其地有池,一曰呼伦,一曰贝尔,官军屯驻二池间,因以名地。” 清雍正十年(1732) 设总管等员驻
在今甘肃和县东。《三国志·魏书·郭淮传》:青龙二年(234),“诸葛亮出斜谷,并田于兰坑”。
今广东翁源县北坝仔镇东南芙蓉村。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翁源县图,在县东北芙蓉铺。
明置,即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南牛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