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松阳县

松阳县

东汉建安四年 (199) 分章安县置,属会稽郡。治所在今浙江松阳县西北二十四里古市镇。《元和志》 卷26: 松阳县 “有大松树,大十八围,因取为名”。三国吴太平二年 (257) 改属临海郡。东晋太宁元年 (323) 属永嘉郡。隋开皇九年(589)废。开皇十二年 (592) 复置,属括州。大业初属永嘉郡。唐武德四年 (621) 为松州治,八年(625) 属括州,大历十四年 (779) 属处州,贞元年间迁治今松阳县。五代梁开平四年 (910) 吴越改长松县。后晋天福四年 (939) 又改为白龙县。北宋咸平二年 (999) 复为松阳县。元属处州路。明、清属处州府。民国初属浙江瓯海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


在浙江省西南部、瓯江上游支流松阴溪流域。属丽水市。面积 1406 平方千米。人口23.1万。辖5镇、15乡(1畲族乡)。县人民政府驻西屏镇。东汉建安四年(199年)分章安县南部置松阳县,以地处长松山云阳得名。治今古市镇,属会稽郡。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年)属临海郡。东晋太宁元年(323年)属永嘉郡。隋开皇中属处州(旋改为括州)。大业初属永嘉郡。唐武德四年(621年)于县置松州,八年州废,县属括州,后属处州。贞元年间县治迁今址。五代梁开平四年(910年)吴越改长松县,晋天福四年(939年)又改白龙县。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复称松阳县。元属处州路。明、清属处州府。1914年属瓯海道,1927年后直属浙江省。1949年属丽水专区。1952年属衢州地区,1954年属金华地区。1958年松阳县撤销,并入遂昌县。1982年复置,属丽水地区。2000年属丽水市。地处浙南山地中部。境内四周群山环抱,中部为狭长山间盆地,松阴溪自西北向东南流贯全境,两岸谷地开阔,称松古盆地。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为县主要农业区。农产稻、小麦、甘薯、油菜籽、烟叶等。林业较发达,产杉木、松木、毛竹、松脂、乌桕、油茶等。名产晒红烟、银猴茶、玉峰茶。工业有电力、机械、造纸、化工、印刷、酿造、制药、毛纺、丝织、高岭土材料、耐火器材等。矿产以高岭土采量较大,另有萤石、叶蜡石、煤、铁等矿。有粮食、茶叶专业市场。龙南、上松公路贯境。松阳高腔为地方剧种。有宋建延庆寺塔、明建兄弟进士牌坊等古迹。


猜你喜欢

  • 昆 (崑) 仑 (崙) 关

    在今广西邕宁县东北、宾阳县西南昆仑山。《宋史· 蛮夷传》: 皇祐五年(1053),狄青率大军攻侬智高,“以一昼夜绝昆仑关归仁铺。高闻王师绝险而至,出其不意,悉众来拒”,智高大败。1939年中日昆仓关大

  • 甘竹市

    即今江西广昌县北三十里甘竹镇。明正统《建昌府志》卷9广昌县:“䇞竹塘市在麟角里。”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3:广昌县北有甘竹市。

  • 延庆卫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居庸关。《方舆纪要》卷17延庆州:延庆卫在“州东南四十里居庸关口,本名隆庆卫,建文四年燕王置卫于此。隆庆初,改今名。领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废。明

  • 华溪

    永康溪支流。在今浙江永康市东北。《方舆纪要》卷93永康县:华溪“出县东北五十里密浦山,西南流至城下……又南会于南溪”。

  • 大悲寺

    又名隐寂寺。在今北京西山八大处中第四处。位于平坡山腰。建于元代。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建大悲阁。清《日下旧闻考》卷103引明人《新建大悲殿碑略》:“今隐寂寺者,在都城之西……寺后有余地,遂起为大悲

  • 福全山

    在今浙江瑞安市西北陶峰镇北。《方舆纪要》 卷94温州府瑞安县 “陶山” 条: 福全山 “道书以为第三十三福地,山之北有白云岭”。(1)山名。在浙江省瑞安市西。相传为南朝道家陶弘景隐居处。道书称为“第三

  • 䂭硗津

    古黄河津渡。 在今河南延津县北胙城镇北侧。《资治通鉴》: 西晋永嘉六年 (312),汉安北将军赵固等 “恐为石勒所并,欲引兵归平阳,军中乏粮,士卒相食, 乃自䂭硗津西渡”。 即此。古黄河

  • 冶城

    ①又称冶亭。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朝天宫一带。相传为春秋时吴王夫差(一说三国吴)冶铸之处,故名。《晋书·谢安传》:谢安“尝与王羲之登冶城”。隋开皇中,移江宁县治此。唐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冶城

  • 大龙

    在今湖南常德县北。清设巡司于此。即今湖南省常德市北大龙站。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以蹇家坪驿丞迁此。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改置巡检司。后废。

  • 右翼右旗

    ①又称西路右翼右旗。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设,属蒙古扎萨克图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欠德曼。②清康熙三十年(1691)设,属蒙古土谢图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前杭爱省巴彦温都尔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