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虑郡
北魏永安元年 (528) 置,属相州。治所在林虑县 (今河南林州市)。东魏天平元年 (534)属司州。辖境相当今河南林州、辉县二市及淇县地。北齐废。北周复置,属相州。隋开皇三年 (583)废。
北魏永安元年(528年)置,治林虑县(今林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林州市、鹤壁市和安阳县西部、汤阴县南部地区。属司州。北齐废。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平齐复置,移治灵泉县(今安阳市西南)。属相州。隋开皇三年(583年)废。
北魏永安元年 (528) 置,属相州。治所在林虑县 (今河南林州市)。东魏天平元年 (534)属司州。辖境相当今河南林州、辉县二市及淇县地。北齐废。北周复置,属相州。隋开皇三年 (583)废。
北魏永安元年(528年)置,治林虑县(今林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林州市、鹤壁市和安阳县西部、汤阴县南部地区。属司州。北齐废。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平齐复置,移治灵泉县(今安阳市西南)。属相州。隋开皇三年(583年)废。
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属温州卫。在今浙江瑞安市城区所前街。清顺治中废。
在今贵州万山特区西南。《方舆纪要》 卷122思州府黄道溪长官司: 黄道溪在 “司西南八十里。……诸溪下流皆附平溪大河入于沅江”。
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北二十里。《清一统志·太原府一》:石壁寨“在交城县西北石壁山上。一岭孤高,下视沟谷,极为险峻”。
元置,为盐场。在今四川巫溪县北三十里宁厂镇东,后溪河注入大宁河北岸。明改置大宁盐课司。
在今广东遂溪县东北。《寰宇记》卷169雷州海康县:乌蛇山“在县北百里。出乌药,俚人呼药为蛇”。《方舆纪要》卷104遂溪县:乌蛇山在“县东北三十里。山弯长而黑色,产乌药”。
北宋置,在今浙江平阳县东南鳌江口海滨。《元丰九域志》卷5:温州平阳县有“天富盐场”。后徙至今浙江苍南县东芦浦镇、舥艚镇一带。近代废。
即今广东台山市西南海宴中镇。《方舆纪要》 卷101新宁县 “上川山” 条: “下川相近者曰海宴村。洪武四年,海寇钟福泉等挟倭船寇海宴,下洲官兵追讨,至阳江平之。”
北宋熙宁七年(1074)分两浙路置,治所在杭州(今浙江杭州市)。辖境相当今浙江省衢江、富春江、钱塘江以西、江苏省茅山、长荡湖一线以东地区及上海市。寻废。熙宁九年(1076)又置,次年废。南宋初再置,始
即今贵州毕节市西南杨家湾镇。清同治《毕节县志稿》卷2:杨家湾在“城西八十里”。
古国名。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苏门答腊二岛。《后汉书·顺帝纪》:永建六年(131)十二月,“日南徼外叶调国、掸国遣使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