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淄青

淄青

唐、五代方镇名。又作平卢、平卢淄青。宝应元年 (762) 置。同年,平卢节度使侯希逸为史朝义及奚族所逼,率部南保青州,即授为淄青节度使,而平卢旧号不废,此后或称淄青,或称淄青平卢,或称平卢。治所在青州 (今山东青州市)。大历、元和间李正己、李纳、李师道割据时曾移治郓州 (今山东东平县西北)。辖境屡有变动,大历末占地至十五州,今山东全省除临清、聊城附近数县外悉在境内,西至河南濮阳,南至安徽萧县、江苏铜山、沭阳,为当时最强大的方镇之一。元和十四年 (819) 被唐平定后,辖境缩小。咸通后领有淄、青、登、莱、齐、棣六州,约当今山东东北部半省之地。天祐初为朱全忠所并,仍置淄青节度使。五代晋废,后汉又复置。北宋初废。


唐、五代方镇名。宝应元年(762年)置。同年,平卢节度使侯希逸为史朝义及奚族所逼,南保青州,即授为淄青节度使,而平卢旧号不废,此后遂或称淄青,或称淄青平卢,或称平卢。治青州(即今山东青州市),大历、元和间李正己、李纳、李师道割据时曾移郓州(今山东东平县西北)。辖境屡有变动,大历末占地至十五州,今山东全省除临清、聊城附近数县外悉在境内,西至河南省濮阳市,南至安徽省萧县、江苏省铜山、沭阳等县,为当时最强大的方镇之一。元和十四年(819年)被唐平定后,辖区缩小。咸通后领有淄、青、登、莱、齐、棣六州,约当今山东省东北部半省之地。天祐初为朱全忠所并。五代晋废,汉复置。北宋初又废。


猜你喜欢

  • 和硕特南左翼中旗

    清雍正三年 (1725) 置,属和硕特部。在今青海同德县西南黄河以东一带。《清史稿·地理志》 南左翼中旗: “牧地西滨黄河。有恰克图河,东南来流入之。东至巴哈图尔根,南至阿尔坦果尔,西至伊克图尔根,北

  • 大秀山

    ①在今福建永安市东北。明嘉靖《延平府志》卷2《山川》永安县:大秀山“在县东北十五里,巍然秀拔于群山之表”,故名。②在今安徽巢湖市南。《清一统志·庐州府一》:大秀山“在巢县南三十里。山峰耸秀,訾家河出焉

  • 芨芨台驿

    清光绪年间改巨沟驿置,在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芨芨台子村。清宣统《新疆图志》卷83镇西厅:芨芨台驿“亦称噶顺沟,其地入山多过沟。又名巨沟驿”。

  • 界桥

    在今河北威县东。《后汉书· 献帝纪》:初平三年 (192),“袁绍及公孙瓒战于界桥,瓒军大败”。李贤注: “今贝州宗城东有古界城,近枯漳水,则界桥在此也。” 《水经·淇水注》: “清河又东北径界城亭东

  • 布岚州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北宋属雅州。后废。

  • 土桥

    在今山西榆次市东北。《方舆纪要》卷40榆次县:土桥“在县东北六十里”。集镇名。(1)在山东省陵县西部,属陵城镇。人口 3110。为原土桥镇人民政府驻地。原村名界河铺,李姓于明朝永乐初年由胶东半岛即墨县

  • 程番关

    明置,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21定番州: 程番关在 “州 (治今惠水县) 北十里”。

  • 立将镇

    即今广东新兴县西南天堂镇。明、清置巡司于此。

  • 洋溪市

    即今湖南新化县西南洋溪镇,临洋溪。《清一统志·宝庆府二》: 洋溪市 “在新化县西南三十里”。

  • 东长冈

    在今安徽天长市东北。《方舆纪要》卷21天长县:东长冈“在县东北十五里。县西十三里又有西长冈,逶迤萦绕,与望城诸冈前后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