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福建漳浦县北一里北山。黄道周(1585—1646),字幼平 (又作幼玄),号石斋,漳浦人。明天启进士。南明弘光帝任为礼部尚书。南京失守,与郑芝龙等在福建拥立隆武帝,往江西募兵抗敌,为清兵所俘。清顺
①三国魏黄初五年(224)开凿。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北隅。《三国志·魏书·文帝纪》:黄初五年(224),“是岁,穿天渊池”。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1:“华林园中有大海,即魏天渊池。池中犹有文
即高句丽纥升骨城。在今辽宁桓仁满族自治县东北十七里五女山上,俗名五女山城。城略呈长方形,依山而建。出土高句丽及辽、金时代之兵器、陶器碎片等物。
即今山西长治县东南大峪村。《方舆纪要》卷42壶关县:“大峪岭在县西南三十里,有铁矿。”
北魏平城宫殿。在今山西大同市北。《魏书·高祖纪》: 太和三年 (479) 二月,“壬寅,乾象六合殿成”。
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唐通化门外。《资治通鉴》: 唐大历二年 (767),“鱼朝恩奏以先所赐庄为章敬寺,以资章敬太后冥福。于是穷壮极丽,尽都市之财不足用,奏毁曲江及华清宫馆以给之,费逾万亿”。在今陕西省西
唐至德元年 (756) 改安遂县置,属晋康郡。治所在今广东郁南县东南连滩镇。乾元元年(758) 改属康州。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古县名。唐至德元载(756年)以安遂县改名,治今广东省郁南县东南
明置,在今广西上思县西。
1914年由赣北道改置,属江西省。治九江县 (今江西九江市)。辖境约当今江西铜鼓、奉新、安义、永修、星子、都昌、余干、万年、乐平、德兴以北地区 (婺源除外)。1928年废。1914年6月由赣北道改名,
即惠安堡池。在今宁夏盐池县西南惠安堡镇西南。《清一统志·宁夏府一》:盐池“小盐池在(灵)州所东南一百三十里,惠安城西一里。壕墙周三十六里,设盐捕通判管理”。今盐池有北、中、南三池,长7公里,最宽为4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