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白河县

白河县

明成化十二年(1476)置,属湖广郧阳府,次年改属兴安州。治所在今陕西白河县西。清初迁治冷水河(今白河县西北冷水镇附近)。康熙二十五年(1686)迁今白河县。乾隆四十七年(1782)属兴安府。民国初属陕西汉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


在陕西省东南部、汉水南岸,北、东、南与湖北省相邻。属安康市。面积 1450 平方千米。人口20.7万。辖9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春秋称锡穴,属麋国。秦置锡县,属汉中郡。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属西城郡。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年)属魏兴郡。西晋太康二年(281年)为魏兴郡治。南朝梁废锡县,西魏增置丰利县,治今县南,兼置丰利郡;并设阳川、熊川二县。北周省丰利郡,省熊川、阳川二县入丰利县,属甲郡。隋属西城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属上州,贞观八年(634年)属均州。北宋乾德六年(968年)省丰利县入郧乡县。明成化八年(1472年)置白河堡,以境内白石河得名;十二年析洵阳县地置白河县,属湖广郧阳府;次年改属金州。万历十一年(1583年)属兴安州。清属兴安府。1914年属汉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49年属安康分区,1950年属安康专区。1969年属安康地区,2000年属安康市。地处大巴山地区,汉水及其支流白石河、冷水河流经。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玉米、甘薯、小麦、豆类为主。矿产有铁、铜、铅、锌、沙金等,尤以月儿石(即绿松石,古称碧珍)闻名。工业有建材、化工、农机、造纸、酿酒、服装等,皮纸、烙花木筷为传统手工业品。襄渝铁路和汉白、安旬白公路及汉水航道为水陆交通干线。古迹有明代千佛洞、古墓群、岩墓群、古天池、石长城遗址等。


猜你喜欢

  • 永安戍

    在今湖北黄州市北。《资治通鉴》:唐兴元元年(784),李希烈部将杜少诚南寇蕲、黄,欲断江路,“曹王皋遣蕲州刺史伊慎将兵七千拒之,战于永安戍,大破之”。胡三省注:“永安戍在黄州黄冈县界。”在今湖北省黄冈

  • 白鹿泓

    在今山西盂县西。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并州盂县西有白鹿泓,源出白鹿山南渚。”《清一统志·平定州》:“白鹿泓在盂县西北三十五里,一名白鹿泉。”

  • 河西县

    ①唐武德三年 (620) 析郃阳县置,属西韩州。治所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南四十里夏阳村。乾元三年 (760) 改名夏阳县。同年又改朝邑县为河西县,属河中府。治所即今陕西大荔县东朝邑镇。大历五年(770)

  • 东平舒县

    西汉置,属勃海郡。治所即今河北大城县。东汉属河间国。西晋为章武国治。北魏改为平舒县。《水经·浊漳水注》:枝渎“又东径东平舒县故城南。代郡有平舒城,故加东”。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北省大城县。属勃海郡。

  • 逍水镇

    北宋置,属营山县。在今四川营山县东北七十里消水镇。

  • 小港口

    即今江西丰城市东北小港镇。《明史·地理志》 南昌府丰城县:“北有港口巡检司,治大江口,后迁县东北小江口,废。”

  • 辽阳路

    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辽阳府置,属辽阳行省。治所在辽阳县(今辽宁辽阳市老城)。辖境相当今辽宁辽阳市以南及辽东半岛一带。明洪武四年(1371)废。六年(1373)复置,十年(1377)又废。元至元

  • 昭化寺

    在今湖北浠水县东。《清一统志·黄州府二》: 昭化寺 “唐咸亨间,五祖宏忍禅师建。本朝顺治中复葺”。

  • 蔡龙县

    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姜州。治所在今广西浦北县西北。《新唐书·地理志》: “从蔡龙洞名之。” 贞观十年 (636) 属廉州。北宋开宝五年(972) 废。古县名。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今广

  • 张家坪

    在今湖北咸丰县西南六十五里,接四川黔江县界。清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