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州城
即盐川城。在今四川理县北下孟乡境。《新唐书·吐蕃传》: 广德二年 (764),“严武拔盐州”。即此。
即盐川城。在今四川理县北下孟乡境。《新唐书·吐蕃传》: 广德二年 (764),“严武拔盐州”。即此。
绵州别称。即今四川绵阳市。《方舆胜览》卷54绵州:“郡名左绵。以绵水经其左,故谓之左绵。左太冲《蜀都赋》:于东则有左绵巴中。绵者,绵历也。”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位于礼乐滩的南缘,西距安塘礁22海里。是一珊瑚礁。1935年公布名称为北拚素崩那礁。1947年改名阳明滩,以纪念明朝理学家王阳明而命名。
在今河北涿鹿县东南。《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又《水经·㶟水注》:阪泉水“导源县之东泉。《魏土地记》曰:下洛城东南六十里有涿鹿城,城东一里有阪泉,泉上有黄帝祠”。即
又称五堰。唐杨行密将台濛所筑。在今江苏高淳县东淳溧河上游。《新唐书·杨行密传》:景福元年 (892),“孙儒围行密宣州,凡五月不解。台濛作鲁阳五堰,拕轻舸馈粮,故行密军不困,卒破儒”。《清一统志·江宁
①西魏置,属临州。治所在鱼泉县(今四川万县市)。辖境相当今四川万县市及梁平等县地。北周改为万川郡。②唐天宝元年(742)改河州置,治所在枹罕县(今甘肃临夏市)。辖境相当今甘肃临夏、广河、和政等市县及东
即今河北博野东南三十里程委镇。明万历《保定府志》卷2博野县图:东南有东程委庙。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7博野县图:东南有大程委。
北周建德四年(575)置,为普州治。治所在今四川安岳县北铁门山。《寰宇记》卷87安岳县:“本以邑地在山之上,四面险绝,故曰安岳。”隋大业初属资阳郡。唐武德二年(619)复为普州治。北宋开宝四年(971
元天历二年(1329)置,属河南江北行省。治所在江陵县(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辖境约当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以南、石首市以北、监利县以西、枝江县以东地。明太祖甲辰年(1364)改为荆州府。元天历
即今广东鹤山市西龙口镇。清道光《鹤山县志》卷1:“市集”有龙口墟。
亦作马卢、麻里兀。即今土库曼斯坦马雷。《元史·太祖纪》:十六年(1222)“冬十月,皇子拖雷克马鲁察叶可、马鲁、昔剌思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