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沙堡
明置,属镇番卫。在今甘肃民勤县东北二十五里。《清一统志·凉州府二》:红沙堡“城周一里有奇,明万历九年因旧开筑”。清初裁。
明置,属镇番卫。在今甘肃民勤县东北二十五里。《清一统志·凉州府二》:红沙堡“城周一里有奇,明万历九年因旧开筑”。清初裁。
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隆州。治所在今四川南部县西大桥镇。《寰宇记》 卷86新井县:“县界颇有盐井,因斯立名。” 先天初属阆州,天宝初属阆中郡,乾元初复属阆州。元至元二十年 (1283)废入南部
在今江西赣县西北。《方舆纪要》卷87赣州府赣县:长步水在“府西北四十里。源出黄塘山,流四十里入赣水”。
亦名寒氏。春秋晋邑。在今河北邯郸县西。《春秋》:定公九年(前501),“秋,齐侯、卫侯次于五氏”。《左传》:定公十年(前500),“卫侯伐邯郸午于寒氏”。杜注:“午,邯郸大夫,寒氏即五氏。”古邑名。又
在北京市西山支脉翠微山东麓。是八大处中第二处。创建于唐大历年间。初名龙泉寺。辽咸雍七年(1071)增建招仙塔。金大定二年(1162)重修,改名觉山寺。明成化十四年(1478)再修,改名灵光寺。1900
在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城西。《方舆纪要》 卷116景东府: 景董山 “在府治西,昔为酋寨,洪武中建卫城于山上”。
在今湖北省保康县东南三十里黄堡镇。清置汛,有外委驻防。
即今云南西畴县南四十八里老街。原名牛羊街。清代称为畴阳老街,俗称老街。1941年曾置畴阳镇。
即今山东荣成市南斥山镇。明置巡司,属文登县。清雍正十二年(1730)移于石岛口(今石岛镇)。在江西省上栗县东南部。面积93平方千米。人口5.3万。镇人民政府驻赤山桥,人口 1930。因附近赤山桥得名。
亦作公平市。即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东北四十里公坪乡。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芷江县图:县东北有公坪汛。
一名鹜山。即今湖南宁乡县西南东务山。《清一统志·长沙府一》:鹜山“在宁乡县西南一百里。一名东鹜山。《县志》:宋遗民王显谟不仕,隐居鹜山, 即此”。古山名。又名鹜山。在今湖南省宁乡县西南。宋遗民王显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