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绛州

绛州

北周武成二年 (560) 改东雍州置,治所在龙头城 (今山西闻喜县东北二十八里),武帝移治柏壁城 (今新绛县西南二十里柏壁村),建德六年(577) 又移治玉壁城 (今稷山县西南十二里汾河南岸)。辖境相当今山西河津、稷山、新绛、曲沃、绛县、翼城等县地。隋大业三年 (607) 改为绛郡。唐武德元年 (618) 改置绛州总管府,三年 (620) 复置绛州,治所在正平县 (今山西新绛县)。金兴定二年(1218) 升晋安府,元复改绛州,清雍正初升为直隶州。1912年改为新绛县。


北周武成二年(560年)改东雍州置,治龙头城(今山西闻喜县东北)。后徙治柏壁城(今山西新绛县西南),建德六年(577年)又徙治玉壁城(今山西稷山县西南)。隋开皇三年(583年)徙治临汾县(后改为正平县,即今新绛县)。大业三年(607年)改为绛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为绛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绛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绛州。属辽东道。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曲沃、稷山、绛县、新绛、翼城、万荣、河津、襄汾、夏县、垣曲、闻喜等县市地。其后辖境屡有变迁。金兴定二年(1218年)升为晋安府。元复为绛州。属晋宁路。明初省正平县入州。属平阳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直隶州。1912年废州,改本州为新绛县。


猜你喜欢

  • 小漫天砦

    五代后蜀置,属绵谷县。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北三十五里小漫天岭。《宋史·王全斌传》:乾德中伐蜀,“命(崔)彦进、(康)延泽督治阁道,数日成,遂进击金山砦,破小漫天砦”。即此。

  • 小雒郭门

    秦汉时成都北门之一。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北。《后汉书·臧宫传》:宫伐公孙述,屠大城,“乃乘兵入小雒郭门,历成都城下”。李贤注:“张载注《蜀都赋》云:‘汉武帝元鼎三年,立成都郭十八门’。小雒郭门盖其数焉。

  • 双堆集

    在今安徽濉溪县东南一百三十里。因境内有尖谷堆、平谷堆得名。1948年冬淮海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全歼国民党黄维兵团于此。

  • 白沙支线

    又称新宁铁路支线。自广东新宁(今台山市)西至白沙。长28.6公里。1917年开工,1920年建成。1939年被日伪拆除。

  • 东八里堡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置,属保安州。在今河北怀来县(沙城)西十里东八里乡。清设兵戍守。

  • 马家庙集

    即今山东金乡县西马庙乡。清同治《金乡县志》卷2:马家庙集在“城西三十里”。

  • 水吉县

    1940年6月由建瓯县析置,属福建省。治所在水吉镇(今福建建阳市东水吉镇)。因县治在水吉镇,故名。1956年7月撤销,裁入建阳、建瓯、浦城三县。旧县名。1940年由建瓯县析置,治水吉镇(今福建建阳市东

  • 戟里亭

    亦作棘里亭。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左传》: 昭公十年 (前532),陈桓子召公子山 “而反棘焉”。杜注: “棘,子山故邑。齐国西安县东有戟里亭。” 《括地志》 以为即古画邑。

  • 石村汛

    在今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西北。《清一统志·广西统部》 义宁协副将:有石村汛,把总驻防。

  • 张练塘

    又称章练塘。在今浙江省嘉善县东北,上承三白塘,东流入今上海市青浦区界。明夏原吉诗:“塘名章练起何时?试问村翁尽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