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化厅
清乾隆三十五年 (1770) 降蒙化府置蒙化直隶厅,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913年废厅改县。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降蒙化府置,治今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直属云南省。1913年降为蒙化县。
清乾隆三十五年 (1770) 降蒙化府置蒙化直隶厅,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913年废厅改县。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降蒙化府置,治今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直属云南省。1913年降为蒙化县。
①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北水西乡通天岩村石壁塘。《舆地纪胜》 卷32赣州: 通天岩 “有广福院。院后嵌石如房。有石穴,上彻山顶。王奇诗曰,地静无尘到,天高有穴通。元祐中,郡人阳行先栖遁岩中。岩下有赵清献公题
古国名。即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南部海岸之马辰。明张燮《东西洋考》:文郎马神“文郎马神国以木为城,城只一半,余半皆山也”。清谢清高《海录》作马神。
五代闽龙启元年 (后唐长兴四年,933)改福唐县置,属长乐府。治所即今福建福清市。明曹学佺 《名胜志》: “ 《旧记》 以山自永福来,溪自清源来,故名。” 后晋天福中又改为南台县,后复为福清县。元元贞
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01开建县: 金缕水在 “县 (今南丰镇) 东十五里。其上源合似龙、昭埇、野埇诸山水,流经金缕村,因名。水声清响,亦谓之龙吟水,至县东南,流入开江”。
南宋乾道二年 (1166) 置,属韶州。治所在今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东南七里。清光绪 《广东考古辑要》 卷 1: 乳源县 “以县北三里钟乳岭得名”。元属韶州路。明洪武元年 (1368) 迁于洲头津 (今
西汉置,属琅邪郡。治所在今山东即墨市东北五十里皋虞。元封元年 (前110) 封胶东康王子建为皋虞侯。东汉废。西汉置,治今山东省即墨市东北。属琅邪郡。王莽时改盈庐县。
西夏置,即今陕西绥德县东义合镇。金正大三年(1226)升为义合县。西夏建。即今陕西省绥德县东义合镇。金末升为县。蒙古至元四年(1267年)复废为寨。元改为镇。
又名巴丘山、天岳山。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南隅,滨临洞庭湖。宋本《寰宇记》卷113岳州引《江源记》云:“昔羿屠巴蛇于洞庭,其骨若陵,故曰巴陵。”
夷部溪入金沙江之口。在今四川屏山县西北新市镇。《元史·地理志》 马湖路:“宋时蛮主屯湖内。元至元十三年内附后,立总管府,迁于夷部溪口,濒马湖之南岸创府治。”
北宋置,在今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东南和平乡。北宋置,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西南双江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