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藏北高原

藏北高原

藏语称羌塘或章塘,意为“北方高地”。在西藏自治区北部,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和昆仑山—唐古拉山间。东西长约2400千米,南北宽约700千米,面积59.7万平方千米。是青藏高原的核心部分。海拔4500米左右。气候干寒,冰川作用及冰冻风化作用强烈。有湖泊200多个,为全国湖泊集中分布地区,以纳木错最大。草原辽阔,是西藏主要牧区。


猜你喜欢

  • 兀的河千户所

    又作兀的千户所。明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流入鄂霍次克海的乌第河流域。后废。

  • 帕克里宗

    亦名帕尔宗。即今西藏亚东县东北帕里。藏语意为猪山。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4: 帕里“即帕克哩”。为由江孜至亚东关孔道。

  • 兴隆山

    一名争秀山。在今甘肃榆中县西南十里。元太祖成吉思汗灵柩曾停放于此。又称兴龙山。在甘肃省榆中县城西南。西北—东南走向。主峰海拔 3021 米。兴隆、栖云两峰东西对峙,中隔兴隆峡,有伸臂式拱形木桥连接。栖

  • 谢禄山

    在今江苏连云港市南。《隋书·地理志》:东海县有谢禄山。《寰宇记》 卷22海州东海县: “谢禄山在县城 (今海州镇) 西一里。按 《汉书》 云,王莽时,东海徐宣、谢禄等击王莽将田况,大破之,曾屯兵于此,

  • 方山

    ①在今山西寿阳县东北三十五里。《元和志》卷13寿阳县:“方山在县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40:方山“顶方一里,一名神福山,或以为寿阳山”。②一名方岭。在今山西大同市北。《魏书·高祖纪》:北魏太和三年

  • 高堤 (隄) 县

    西汉置,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枣强县东北。东汉废。

  • 青云 (雲) 谱

    在今江西南昌市南郊定山桥附近。东晋大兴四年 (321) 建。为许逊之 “净明真境”。唐改名天宁观。清顺治十八年 (1661) 著名画家朱耷(号八大山人) 偕其弟朱秋月隐居于此。后人改建为“青云圃”。康

  • 宝珠山

    在今安徽望江县东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26望江县 “磨叉山” 条下: “又北二十里曰宝珠山,山近漳湖,滨湖诸山皆伏,山独圆秀而杰出,因名。”

  • 山阳池

    在今江苏高邮市北。《三国志·魏书·蒋济传》:魏黄初中,曹丕以水军伐吴自广陵还,战舰搁浅于此。曹丕“谓分半烧船于山阳池中”,指此。

  • 七引店

    在今湖北英山县北七十里。清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