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西都

西都

①周武王都镐(今陕西长安县西北沣河东岸镐京村附近),至成王时,别营王城(今河南洛阳市)为东都,故称镐京为西都。

②新莽始建国四年(12),以洛阳为东都,因称常安(王莽改长安为常安)为西都。

③东汉迁都雒阳城,因称西汉旧都长安为西都。班固有《西都赋》。

④唐显庆二年(657),以洛阳宫(今河南洛阳市)为东都,称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为西都(或西京)。

⑤唐宝应元年(762)以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县)为西都,不久罢。

⑥五代梁改唐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为西都。《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开平元年(907)四月,“升汴州为开封府,建名东都。其东都改为西都”。即此。

⑦五代唐同光元年(923)以京兆府(今陕西西安市)为西京,亦称西都。后晋天福三年(938)罢。

⑧五代吴都江都府(今江苏扬州市),至南唐改都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市),因称江都府 为东都,江宁府为西都。《南唐书·烈祖纪》:升元元年(937),“以建康为西都”。


(1)周武王都镐,至成王时别营雒邑(今河南洛阳市)为东都,因称镐京(今陕西西安市区西)为西都。(2)东汉都雒阳(今河南洛阳市),因称西汉故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为西都。(3)唐显庆二年(657年)以洛阳为东都,因称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为西都,又称西京。(4)唐宝应元年(762年)以凤翔府(治今陕西凤翔县)为西都,不久罢。(5)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年)建都开封府(治今河南开封市),号东都,因改唐东都河南府(治今河南洛阳市)为西都。(6)五代吴都江都府(治今江苏扬州市),至南唐改都江宁府(治今江苏南京市),因称江都府为东都,江宁府为西都。(7)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年)以京兆府(治今陕西西安市)为西京,又称西都。至五代晋天福三年(938年)罢。


猜你喜欢

  • 叠川县

    北周建德中置,为叠州治。治所在今甘肃迭部县东南二十四里白龙江北岸良种场古城遗址。隋大业三年 (607) 废叠州,县属洮州。唐初废。古县名。北周置,治今甘肃省迭部县东南。为叠州治。隋属临洮郡。唐废。

  • 榔木岭水

    又名双溪。即今安徽祁门县东之金东河。《清一统志·徽州府一》: 榔木岭水 “在祁门县东。源出榔木岭,至城南合大共水”。

  • 后凉

    十六国之一。东晋太元十一年(386), 氐族吕光据凉州,称酒泉公(后改为三河王、天王), 国号凉,建都姑臧县(今甘肃武威市)。史称后凉。有今甘肃西部和宁夏、青海、新疆一部分地。凡三主十八年,元兴二年(

  • 封丘县

    西汉置,属陈留郡。治所即今河南封丘县。北魏太平真君九年 (448) 废。景明二年 (501)复置,北齐废。隋开皇十六年 (596) 复置,属滑州。大业初属东郡。唐属汴州。五代梁属开封府,元属汴梁路。明

  • 曹村

    ①即今安徽宿州市东北曹村镇。旧属萧县。清同治 《徐州府志》 萧县境图: 东南有曹家村圩,为往来要冲。②在今山东德州市东北十五里。即明之曹得墓。《清一统志·济南府三》: “得本山西怀仁县人,永乐中以都督

  • 鸳鸯口

    在今河北蔚州东北七十里。《方舆纪要》 卷44蔚州: 鸳鸯口 “近壶流河。两山相峙,状如鸳鸯。路通保安右卫。永乐十三年置巡司于此”。

  • 王梅寨

    在今贵州榕江县北。《方舆纪要》卷121黎平府古州长官司:王梅寨在“司(今榕江县)北四十里”。

  • 博狼沙

    即博浪沙。在今河南原阳县东关。《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东游,至阳武博狼沙中。”即此。即“博浪沙”。

  • 税子步镇

    宋置,属万寿县。即今安徽太和县西北四十里税镇。即今安徽省太和县西北税镇。北宋属万寿县。

  • 八角山

    ①在今山西武乡县东南八里。《方舆纪要》卷43武乡县:八角山“以山形八角而名”。②在今甘肃陇西县北。《方舆纪要》卷59巩昌府陇西县:八角山“在县北八十里,以山岩层峙而名”。《清一统志·巩昌府一》:“在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