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通惠河

通惠河

元至元二十九年至三十年 (1291—1292)郭守敬主持开凿,在今北京市东。源于今昌平县白浮诸泉,导使循西山山麓折南瓮山泊 (今昆明湖),东南流经大都城 (今北京城),东出入通县注入北运河。《元史·河渠志》: 至元二十八年 (1291),都水监郭守敬建言: “上自昌平县白浮村引神山泉,西折南转,过双塔、榆河、一亩、玉泉诸水,至西水门入都城,南汇为积水潭,东南出文明门,东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总长一百六十四里。” 三十年 (1293),渠成,赐名 “通惠”。漕运可直达积水潭 (今什刹海)。明初淤废,后经成化、正德、嘉靖及清康熙、乾隆年间修浚,但其水源仅导西山诸泉,水量锐减,故河时通时塞。明清又名大通河。因城内故道已被圈入皇城之内,漕运只能以城东南大通桥为终点,故名。


古水名。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至三十年,由都水监郭守敬主持开凿的运河。起自今北京市昌平区附近,截温榆河源白浮等泉水,导使循西山山麓西折南转注入瓮山泊(今昆明湖),东南流入大都城(今北京市市区),穿城东出至今通州区高丽庄入白河。全长一百六十余里。渠成后,漕运可直达大都城内的积水潭(今什刹海)。明初淤废。其后各代屡有修浚,终因水源不足,或通或塞或浅滞不胜重载,功效远不及元时。又因城内故道被圈入宫墙之内,漕船一般都以城东南的大通桥为终点,故通称为大通河。


猜你喜欢

  • 浪石镇

    北宋置,属临桂县。即今广西阳朔县北漓江东岸浪石。古镇名。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北朗石。北宋属临桂县。

  • 星宿山

    亦名升仙山。即今四川成都市北十里羊子山。《资治通鉴》: 唐咸通十一年 (870),南诏攻成都,大将宋威“与诸军会战,蛮军大败,死者五千余人,退保星宿山”。即此。古山名。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北。唐咸通十一年

  • 鄯善郡

    隋大业五年 (585) 置,治所在鄯善城(今新疆若羌县东北罗布泊西岸)。隋末废。隋大业五年(609年)置,治鄯善城(今新疆若羌县)。辖境相当今阿尔金山脉以北、库鲁克塔格山脉以南、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隋

  • 渡口关

    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东北。《明史·地理志》 昭化县: “东有嘉陵江,其津口曰桔柏津,渡口关在焉。”

  • 磁山遗址

    在今河北武安市西南四十里。面积3.3万平方米。1976—1977年发掘一千多平方米。出土陶器均为手制。石器有磨盘和磨棒。年代距今八千至七千三百年间,早于仰韶文化。它的发现填补了我国新石器早期文化的一个

  • 黄浦口

    在今江苏宝应县西北黄浦乡。《明史·河渠志二》: 万历六年 (1578),潘季驯言: “淮决高家堰、黄浦口,水多东溃,堤弗固也。”

  • 蓝里

    即蓝无里国。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角亚齐河下游哥打拉夜一带。南宋周去非 《岭外代答》 “大食诸国” 条、《宋史·外国传六》 “大食国”条均作蓝里。

  • 塔哈卫

    明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黑龙江省呼玛县西呼玛河支流塔河流域。后废。

  • 始安郡

    三国吴甘露元年 (265) 分零陵郡置,属广州。治所在始安县 (今广西桂林市)。辖境相当今广西桂林市、平乐间漓水流域及永福县等地。南朝宋改为始建国,齐复为始安郡,属湘州。梁大同六年 (540) 始于郡

  • 五道岭

    在今山东肥城市北。《方舆纪要》卷31肥城县:五道岭“当往来通道,旧置马驿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