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
一作驺。周代封国。本邾国,亦称邾娄国,曹姓。东汉许慎《说文》:“古邾娄国,帝颛顼之后所封。”建都于邾(今山东曲阜市东南南陬村)。《左传》:文公十三年(前614),“邾文公卜迁绎”。邾文公所迁之绎,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纪王城。战国时为楚所灭。
古国名。本作邾,又作鼄,亦称邾娄。相传颛顼后裔挟所建国,曹姓。有今山东省费县、滕州、济宁、金乡等县市地。都于邾(今山东曲阜市东南南陬村)。公元前614年邾文公迁都于绎(今山东邹城市东南)。战国时灭于楚。
一作驺。周代封国。本邾国,亦称邾娄国,曹姓。东汉许慎《说文》:“古邾娄国,帝颛顼之后所封。”建都于邾(今山东曲阜市东南南陬村)。《左传》:文公十三年(前614),“邾文公卜迁绎”。邾文公所迁之绎,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纪王城。战国时为楚所灭。
古国名。本作邾,又作鼄,亦称邾娄。相传颛顼后裔挟所建国,曹姓。有今山东省费县、滕州、济宁、金乡等县市地。都于邾(今山东曲阜市东南南陬村)。公元前614年邾文公迁都于绎(今山东邹城市东南)。战国时灭于楚。
元天历二年 (1329) 改琼州置,属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司。治所在琼山县 (今海南省琼山市)。辖境相当今海南省海口、琼山、琼海三市及定安、文昌、澄迈、临高等县地。元统二年(1334) 改为乾宁安抚司。
①在今山西高平市西南四十里大周纂村。《清一统志·泽州府》: 资圣寺 “在凤台县 (今晋城市) 西北四十里。北齐建,号永建寺。宋真宗天禧四年改赐资圣寺,周二百六十三步”。②在唐长安城崇仁坊东南隅,今陕西
即今湖南慈利县西北溇水。《水经·澧水注》: 娄水 “源出巴东界,东径天门郡娄中县北,又东径零阳县注于澧水”。
①在今河南安阳市北十里。《方舆纪要》卷49彰德府安阳县:古垒“南北斜长五里。唐郭子仪等九节度围安庆绪于相州时,营垒于此”。②亦作格烈、格列。当在今越南中部义平省广义一带。《明史·占城传》:正统十二年(
又作欠州、欠欠州、谦谦州。元置,属岭北行中书省。在今俄罗斯图瓦自治共和国乌鲁克穆河与克穆齐克河合流处之南的鄂依玛克古城。《元史·地理志》 谦州: “亦以河为名,去大都九千里,在吉利吉思东南,谦河西南,
南宋景定中置,治所在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北悦来乡古城坝。元初改为石砫军民府,寻改为军民安抚司。明洪武八年(1375)改为石砫宣抚司。南宋景定中置,治今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北。属忠州。元初改为石
一作逄旺街。即今山东安丘市东北三十八里逄王。明万历 《安丘县志》 卷5镇店: 县东北 “逄王,有市”。
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北。《方舆纪要》卷77随州:汪家店“在州西北栲栳山下”。
西汉置,属千乘郡。元朔四年 (前125) 封齐孝王子燕为被阳侯。治所在今山东高青县东南高城镇。东汉世祖时封欧阳歙为侯。后省。被,又作披。西汉元朔四年(前125年)武帝封齐孝王子燕置,治今山东省高青县东
一名聚落堡。在今山西大同县北三十里聚乐堡村。《清一统志·大同府》: “聚落堡在大同县(治今大同市) 东六十里。……明天顺三年筑堡,城周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