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长平县

长平县

①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西华县东北十八里。东汉属陈国。西晋初废。永康元年(300)复置,属颍川郡。南朝宋属陈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废。后复置。北齐废。

②北魏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息县境。北齐废。

③北齐改西华县置,属陈郡。治所在今河南西华县南。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鸿沟县。

④即苌平县。在今河南济源市西五十八里王屋乡。《隋书·地理志》:河内郡王屋县“旧曰长平”。即此。

⑤五代梁开平中改永定县置,属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县东四十里。后唐同光初复改为永定县。


古县名。(1)秦置,治今河南省西华县东北。属陈郡,西汉属汝南郡。东汉建武三十年(54年)改属淮阳国,章和二年(88年)改属陈国,建安二年(197年)属陈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废,后复置,属陈郡。北齐又废,后又改西华县复置。隋开皇元年(581年)改为柳城县。十八年改为鸿沟县。(2)长又作苌(《魏书·地形志》)。北魏皇兴四年(470年)置,治今河南省济源市西王屋镇。属邵郡。北周武成元年(559年)改名王屋县。(3)五代梁开平中改永定县置,治今河南省安阳市东永和。属相州。唐同光初复名永定县。


猜你喜欢

  • 丁呵儿

    即登牙侬。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东岸瓜拉丁加奴。《元史·外夷·马八儿等国》:至元二十三年(1286),马八儿、丁呵儿等国“皆遣使贡方物”。

  • 永乐渠

    在今安徽寿县南。《新唐书·地理志》 寿州安丰县:“东北十里有永乐渠,溉高原田。广德二年,宰相元载置,大历十三年废。”

  • 达节守捉城

    唐置,属维州。在今四川理县东北。后废。

  • 通利渠

    ①在今河北涉县西。《方舆纪要》 卷49涉县: 通利渠在 “县西一里。下流入于涉河,居民资以灌溉”。②又名鱼君陂。在今河北任丘市南。《新唐书·地理志》 任丘县: “有通利渠。开元四年,令鱼思贤开,以泄陂

  • 魁屿

    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南魁屿。见于清《海国闻见录》 图。在今福建省霞浦县东南。见于清《海国闻见录》图。

  • 义州河

    一名东义州河。在今湖北麻城市东。《方舆纪要》卷76麻城市“义井河”条下:“义州河亦在县东百里。《通志》:后周以史宁为东义州刺史,盖治此。有故城去县八十里。河因以名,下流达于巴河。”

  • 东安场

    五代楚置,即今湖南东安县西南二十里紫溪市镇。北宋雍熙元年(984)升为东安县。五代楚分零陵县置东安场,治今湖南省东安县南紫溪。以近东安江为名。北宋雍熙元年(984年,一作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升县

  • 黄河

    即今中国著名大河黄河。最早称为 “河水”。黄河之名首见于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封爵之誓曰: 使黄河如带,泰山如厉,国之永存,爰及苗裔。” 《三国志· 魏书 · 袁绍传》 裴注引 《献帝传》

  • 雄山

    ①有大、小雄山。大雄山在今河北雄县西南二里,小雄山在其东南一里许。《方舆纪要》 卷12雄县: 大雄山 “高峙数十丈,峰顶广夷,一名望山,以其标领群岫为众望也。其左翼为小雄山,奇峰牙列,石罅甘泉出焉。五

  • 巴咆诺尔池

    即今西藏申扎县西北二百三十余里吴如错。南距查尔喀特湖五十余里。清末辛亥年版《西藏新志》卷上:嘉零湖“自西北隅流出,而入查尔喀特湖。又自其北隈出而入巴咆诺尔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