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阳县
南朝宋置,属新城郡。治所当在湖北旧郧阳府。南齐属南新城郡。后废。
南朝宋置,属新城郡。治所当在湖北旧郧阳府。南齐属南新城郡。后废。
即今吉林抚松县南松花江上源头道江。清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27:三音额音河,“国语(满语), 三音, 好也, 额音, 流也。(吉林)城南五百二十余里。源出长白山,西北流,复折而东北入混同江”。《清一统
唐显庆三年(658)置,属柘州。治所在今四川红原县南境。天宝初属蓬山郡。乾元初属柘州。广德后地入吐蕃。古县名。唐仪凤元年(676年)置,治今四川省红原县南。属柘州。广德后地入吐蕃。
即狼楚河。今西藏西部象泉河。清乾隆《卫藏通志》卷3《山川》:冈噶江“源出冈底斯山东南,山在番地极西阿哩之达克喇城东北……东南有朗卜切喀巴普山,山形似蹲象,故名。其山北麓有泉,出汇为池,西北流,有一水自
在今四川新龙县北谷日乡;一说在县东南格日。清雍正六年(1728)置上瞻对峪纳土千户。
一名壑水。即今寨河。淮河支流。源出今河南新县西,东北流经光山县,至潢川县西北入淮河。《水经·淮水注》: “淮水又东,右合壑水。水出白沙山,东北径柴亭西,俗谓之柴水。……又东北入于淮。”
在今新疆皮山县东南二百余里。清光绪《新疆四道志》卷4喀什噶尔叶城图说:“杜哇山,在城东南五百三十二里。”
北宋嘉祐八年 (1063) 废洪杜县置,属彭水县。在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北一百八十里龚滩镇。
即今广东广州市西南珠江西岸石围塘。广三铁路以此为起点。
在今湖南汝城县东十七里。《方舆纪要》卷82桂阳县: 洞灵山 “有岩洞池泉之胜”。
即今广东阳东县南雅韶镇之北津。地当漠阳江出海之口。明万历四年(1576)于此置水砦,为海津要隘。清时设千总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