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隆化县

隆化县

①唐贞观十 一年 (637) 置,属涪州。治所即今四川南川市。《元和志》 卷30宾化县: 隆化县“以县西永隆山为名”。先天元年 (712) 改为宾化县。北宋熙宁三年 (1070) 改为宾化砦,四年 (1071) 复置隆化县,七年 (1074) 属南平军。南宋嘉熙三年(1239) 移南平军治此。元至元二十二年 (1285) 军废,并入南川县。

②五代梁开平二年 (908) 改兴唐县置,治所即今河北蔚县。后唐同光初复改兴唐县。

③清宣统二年 (1910) 置,属承德府。治所在唐三营 (今河北隆化县北七十五里)。民国初属直隶热河道。1915年移治黄姑屯 (今隆化县)。1928年属热河省。1956年属河北省。


(1)古县名。(1)唐贞观十一年(637年)析巴县置,治今重庆市南川市,属涪州。以县西永隆山为名。先天二年(713年)改宾化县。北宋初复改隆化县。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废。(2)五代梁开平二年(908年)改兴唐县置,治今河北省蔚县。唐同光初复改名为兴唐县。(2)今县名。在河北省东北部,东邻内蒙古自治区。属承德市。面积5497平方千米。人口41.5万。辖10镇、15乡。县人民政府驻隆化镇。北魏置燕乐县,属安州广阳郡,州、郡、县同治今隆化镇北。普泰元年(531年)改燕乐县为方城县,后为库莫奚、奚地。辽置北安州、兴化县于安州故城。元改兴化县为兴安县,至元五年(1339年)废。明为兴州卫,洪武四年(1371年)废入诺音卫。清初为四旗厅、热河直隶厅地,后为承德府丰宁县地。宣统二年(1910年)析丰宁县东部、承德府西北部置隆化县,寓意“隆盛,开化”,治唐三营,属承德府。1913年废府,属热河特别区。1915年迁治今址。1928年属热河省。1938年属晋察冀边区。1955年属河北省承德专区,1960年属承德市,1961年复属承德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3年划归承德市。地处冀北山地丘陵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滦河、伊逊河、伊玛图河等流经。东部有龙门、二道湾、瓦房三水库。水资源丰富,为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玉米、谷子、大豆、稻等。林牧业发达,为全国用材林和商品牛生产基地县。森林覆盖率36%,有松、桦、杨、榆、柞等树种。工业有机械、建材、化工、酿酒、造纸等。京通、承隆铁路及京加、承赤西线公路交会境内。古迹有隆化土城子遗址。纪念地有董存瑞烈士陵园。


猜你喜欢

  • 石新妇山

    亦名三新妇山。在今安徽祁门东北。《舆地纪胜》卷20徽州:三新妇山“在祁门东北二十里。每春雨初晴, 若彩服艳妆焉”。《方舆纪要》卷28祁门县:石新妇山“高四十一仞, 周二十五里,北接黟县武亭山。上有三石

  • 煎茶溪场

    即今四川双流县东南煎茶镇。清同治《仁寿县志》 卷1: 东北顺河乡二甲有煎茶溪场。

  • 函氏

    春秋许邑。在今河南叶县北。《左传》:襄公十六年 (前557),晋 “伐许,次于函氏”。即此。古邑名。春秋许邑。在今河南省叶县北。《左传》襄公十六年(前557年):“伐许,次于函氏。”即此。

  • 吽吽坝

    亦作牛牛坝。即今四川美姑县西南牛牛坝乡。《清史稿·四川土司传》:宣统元年(1909),马边厅阿侯苏噶支杀英传教士于连渣脑,清兵征剿,“两军于十月二十五日贯通凉山夷巢,会于吽吽坝”。即此。

  • 塔儿河卫

    明永乐、宣德年间 (1403—1435) 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吉林镇赉县东南洮儿河流域。后废。约明永乐初置,治所今址不详,辖境约今吉林省洮儿河流域。后废。

  • 新浦县

    南朝宋永初中分汉丰县置,属巴东郡。治所在今四川开县西南南门镇西北。明曹学佺 《蜀中广记》 卷53开县: “新浦县者以浦名。” 西魏为开江郡治。北周为江会郡治。隋大业初属巴东郡。七年(611) 移治今南

  • 海陵寨

    在今广东阳江市南海陵岛海陵镇西。《宋史·地理志》 南恩州阳江县: “有海口、海陵、博腊、遂训等四砦。”北宋属阳江县,在今广东省阳江市南海陵岛上。

  • 方村镇

    即今河北栾城县西北三十八里方村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获鹿县图:东南有方村。(1)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东南部。面积20.9平方千米。人口4.1万。镇人民政府驻方村,人口7230。1953年设乡,

  • 走马塘

    在今上海市北部,跨嘉定、宝山、闸北、虹口、杨浦等区。《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嘉定县:走马塘“在县东南二十里。西通横沥,东南由江湾浦入吴淞江”。

  • 小哨

    在今四川越西县南七十里中南菁乡南。《清一统志·宁远府二》:小相岭关“在越嶲厅南小相公岭绝顶,今为小哨,又南十里为靖边堡”。清设千总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