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青溪镇

青溪镇

一作清溪镇。北宋置,属贵池县。即今安徽贵池市南清溪乡。《清一统志·池州府二》: 上清溪镇 “在贵池县南十里。又下清溪镇,在府东北五里,旧设河泊所,明嘉靖中裁”。


(1)在江西省铅山县东北部。面积21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石溪,人口 3800。唐末程姓建村。处甘溪两岸,以溪水清澈得名。1950年置石溪乡,1958年属鹅湖公社。1961年析设石溪公社,1984年改置青溪乡,1999年改置镇。产甘蔗、油茶和生猪。有农机、砖瓦、水泥制品、服装等厂。镇区有边界农贸市场和田螺市场。上分公路经此。(2)在广东省紫金县中西部。面积127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青溪圩,人口 1720。镇区清末建村。因沿河两岸长满芦苇,故名青溪。建国后属紫金县第十区,1958年属义容公社。1960年析置青溪公社,1983年设区,1986年改乡,1993年置镇。地处丘陵区。主产稻、花生、甘薯,盛产柑橘、茶叶、三华李。有磁铁、石灰石等矿。有竹木加工和采矿业。产鸟笼。紫古公路经此。(3)在广东省大埔县西北部。面积166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上沙坪,人口 1570。建国初属埔北区。1957年设青溪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建乡,1993年设镇。属汀江下游丘陵性谷地。主产稻,并产烤烟、茶叶、甘蔗、木薯等。县林业基地之一,产松、杉、柯、枫、槠、竹等。富水力资源,建有十余座小水电站,并有造纸、家具、果品加工等厂。镇区1936年建圩。平三公路经此。(4)在四川省青川县西部。面积526平方千米。人口1.4万。镇人民政府驻青溪,人口 4800。因场东南两溪水清澈而名。唐为青川县治。明置千户所于此。1950年为青溪乡,1958年为青溪公社,1984年复乡,1985年置镇。盛产木耳、香菌、薇菜、茶叶及中药材杜仲等。有木材加工、酿造、水泥预制等厂及农机站、小水电站。青平、青毛公路经此。西北有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猜你喜欢

  • 利州东路

    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分利州路置,治所在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市)。辖境相当今四川梓潼、南部、营山、平昌以北,陕西秦岭以南,宁强、勉县以东的汉中盆地一带。此后屡有分合。蒙古中统元年(1260)废。南宋

  • 靖远城

    清乾隆四十年 (1775) 筑,在今新疆奇台县东南九十里老奇台镇。四十一年 (1776) 置奇台县于此。光绪十五年 (1889),县徙治古城 (今奇台县),而设屏营驿于此。

  • 蒙舍诏

    唐代洱海地区六诏之一。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因居其他五诏之南,又名南诏。

  • 五爪渠

    在今河北磁县西。《清一统志·广平府一》:五爪渠“在磁州西十里。明洪武间,知州包宗达引滏水作渠,分为五派,溉田千余顷,后渐淤塞”。

  • 紫湖设治局

    1929年置,属宁夏省。治所在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 (巴彦浩特镇) 西北锡林高勒苏木(紫泥湖村)。后废。1929年置,治紫泥湖(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锡林高勒苏木)。原属宁夏省。后裁撤。

  • 大名府

    五代汉乾祐元年(948)改广晋府置,治所在元城、大名二县(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大街乡)。北宋庆历二年(1042)建为北京。辖境相当今河北大名、魏县、成安、广平、威县、临西、馆陶和山东临清、夏津、冠县、莘县

  • 赤津岭

    在今浙江遂昌县北与龙游县接界处。《方舆纪要》卷94遂昌县:赤津岭“在县北六十里。岭高险,下临溪流,为北达龙游之道”。明正统设置赤津岭寨以防守。

  • 神州

    ①唐渤海国置,为鸭渌府治。治所在神鹿县(今朝鲜慈城郡北、鸭绿江南岸土城里; 一说即今吉林临江市)。辖境约当今吉林白山市东南及朝鲜慈城郡一带。辽改为渌州。②指京师所在之州。《南齐书·临川献王映传》:太祖

  • 护国寺

    又称西寺。在今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街。始建于元至元朝,初名崇国寺。明宣德四年(1429)改名大隆善寺。成化八年(1472)改称大隆善护国寺。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改名护国寺。

  • 恤品河

    又作苏滨水、速平江。即今黑龙江省东宁县北绥芬河。明 《寰宇通志》 卷116: 恤品河 “流经建州卫东南千五百里,入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