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青龙山

青龙山

①一名青山。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南麒麟门外。宋 《景定建康志》 卷17: 青龙山,“南唐后主尝校猎于此”。《清一统志·江宁府一》 “青龙山” 条引《(江南) 通志》: “山趾石坚而色青,……青龙亦名青山。” 同治 《上元江宁两县志》 卷3: 青龙山 “山产石材,质甚良,郡人竞采为碑础,或煅以取灰”。唐李白 《送殷淑》 诗云: “青龙山后日,早出海云来。”即此。

②又名洞山。在今江苏溧阳市北八十里。《舆地纪胜》 卷17建康府: 青龙山 “洞口伛偻可入,其中平广不可测。洞口石上有仙人迹”。

③在今河南巩义市南。《方舆纪要》 卷48巩县:青龙山在 “宋太祖永昌陵东。其尾接洛河者,曰龙尾山”。

④在今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南。《方舆纪要》 卷123安庄卫: 青龙山 “在卫城南。 连峰叠��,逶迤如龙。下有嘉乐池”。


古山名。又称青山。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南。周围二十里,高九十丈。唐李白诗:“白鹭映春洲,青龙见朝暾。”即此。有蘼芜涧、铁底塘等名胜古迹。以产优质石材著名。


猜你喜欢

  • 靖安砦

    北宋庆历五年 (1045) 置,属原州。在今宁夏彭阳县北草庙乡。元废。

  • 赤水市

    即今福建德化县西北赤水镇。《元丰九域志》卷9:德化县有“赤水一铁场”。《清一统志·永春州》 引《旧志》:赤水市“在县西北六十里。地名赤水隔,当大田、尤溪之冲。有上、下二街”。在贵州省北部、赤水河下游,

  • 弥沙城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置,属路南州。治所在弥沙城 (今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东北)。二十四年 (1287) 废入邑市县。

  • 普定路

    元大德七年 (1303) 改普定府置,属曲靖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安顺市东南杨武布依族苗族乡。明洪武十四年 (1381) 改置普定府。元大德七年(1303年)改普定府置,治今贵州省安顺市扬武。辖境相当今

  • 柏香镇

    即今河南沁阳市西三十里柏香镇。《清一统志 ·怀庆府》 作 “柏香镇”。在河南省沁阳市西南部。面积53.5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柏香,人口 5830。传古有柏树林,香气四溢,故名。金置镇。

  • 马升桥

    在今天津蓟县东北马伸桥。明崇祯二年(1629)十一月,袁崇焕率辽东兵与后金兵相持于马升桥,败后金军,即此。

  • 平远县

    ①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由广东之程乡、兴宁,福建之武平、上杭,江西之安远等县地析置,属江西赣州府。治所在林子营(今广东平远县北仁居镇)。四十二年还闽、赣地,止以兴宁、程乡地置县,属潮州府。《方舆纪

  • 孙就栅

    在今河南浚县西北。《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年(385),“刘牢之攻燕黎阳太守刘抚于孙就栅”。即此。在今河南省浚县西北。《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年(385年),“刘牢之攻后燕黎阳太守刘抚于孙就栅”,后燕

  • 新筑镇

    即新住镇。今陕西西安市东北新筑乡。在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北部。面积39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新筑,人口9500。镇以驻地名。西汉元封年间为漕河渡口,后渐迁住户于此名新住,谐音新筑。宋、元时

  • 永宁关

    ①宋置,即今陕西延川县东南七十里延水关。《明一统志》卷36延安府:永宁关“在延川县境,路通绥德。宋置,元废”。②亦名延绥关。北宋置,在今陕西清涧县东七十里。后废。③金改永宁寨置,属石楼县。在今山西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