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高阳县

高阳县

①西汉置,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高阳县东二十五里旧城镇。《汉书·地理志》 注: 应劭曰,“在高河之阳”。因名。东汉属河间国。晋属高阳国。北魏为高阳郡治。隋属河间郡。唐属瀛州。北宋为顺安军治,熙宁六年 (1073) 废为镇,十年复为高阳县。金属安州。明洪武三年 (1370) 移治丰家口,即今高阳县,八年并入蠡县,十二年复置,属保定府。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②南朝宋侨置,为高阳郡治。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三十里北高阳。隋大业初废入临淄县。

③北魏太和元年 (477) 置,属襄城郡。治所在今河南平顶山市东。北齐废。

④东魏武定中侨置,为南广州高昌郡治。治所在今河南襄城县境。北周废。


(1)古县名。北魏太和元年(477年)置,治今河南省平顶山市东。初属襄城郡,永安中属汉广郡。北齐废。(2)今县名。在河北省中部。属保定市。面积472平方千米。人口30.8万。辖3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高阳镇。战国为燕高阳邑。西汉置高阳县,治今旧城镇,属涿郡。以在高河之阳得名。《汉书·地理志》注:“应劭曰:在高河之阳”,故名。东汉属河间国,后属博野郡。三国魏属河间郡。晋至南北朝属高阳郡(国)。隋至五代先后属瀛州、蒲州、河间郡。宋省入顺安军,后复置。金、元属安州。明洪武三年(1370年)徙治今址,十一年省入蠡县,十三年复置,属安州。清属保定府。1913年属范阳道,后改属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38年属晋察冀边区。1948年冀中解放区由高阳县城关镇析置高阳市,1949年撤销。1949年属保定专区。1958年蠡县并入,1962年蠡县析出。1968年属保定地区。1994年划归保定市。地处冀中平原区,地势平坦。有潴龙河、孝义河、小白河。地热资源丰富。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为华北地区地热开发试点县和省优质棉生产基地县。农产小麦、玉米、高粱、花生、棉花。有纺织、印染、染织、刺绣、农机、建材等工业。织布历史悠久,“高阳大布”著名。津保、保沧、高任等公路经境内。纪念地有布里村留法工艺学校旧址、高蠡暴动殉难烈士纪念塔。


猜你喜欢

  • 岳步镇

    在今广东顺德市西北岳步村。明万历 《广东通志》 卷16: 顺德县有 “岳步墟”。

  • 董城郡

    西魏改汝南郡置,治所在京池县 (今湖北安陆市东北吉阳城)。北周末废。

  • 安养县

    西魏置,为河南郡治。治所在今湖北襄樊市(樊城)。隋属襄阳郡。唐天宝元年(742)改为临汉县。古县名。西魏置,治今湖北省襄樊市北。属河南郡。唐属襄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名临汉县。

  • 克音湖

    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博克托尔河入格林河口之沼泽地带。《清一统志·吉林一》:克音湖“在宁古塔城东北二千四百二十八里,周围一百五十三里。即格楞河之所汇也”。

  • 清溪市

    即今湖南湘乡市西南七十八里崇山乡驻地清溪街。清光绪 《湖南通志》卷1湘乡县图: 县西南有清溪市。

  • 鹿苑原

    在今陕西高陵县西南。宋敏求 《长安志》卷17高陵县: 鹿苑原 “在县西南三十里。东西长一十五里,南北阔一里”。

  • 沮县

    西汉置,属武都郡。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东黑河东侧。《汉书·地理志》 沮县: “沮水出东狼谷,南至沙羡南入江。” 县以沮水为名。西晋永嘉后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陕西省略阳县东黑河东岸。属武都郡。西晋永嘉

  • 半壁店

    即今河北南皮县东北店子镇。《方舆纪要》卷13景州东光县:半壁店“在县北。正德中流寇犯境,官军御却之于半壁店,即此”。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南皮县图:东北有半壁店。在今河北省东光县北。《明通鉴》:明正

  • 涓水

    ①在今山东诸城市西。《水经·潍水注》:“潍水又东北涓水注之,水出马耳山,……又北注于潍水。”②在今湖南湘潭县西。一名易俗水。《方舆纪要》卷80湘潭县: 涓水 “源自南岳山,北合数溪流入县界,经龙口东流

  • 洞澡水

    唐代通海城路上的要站。在今云南个旧市北四十里倘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