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谷塞
在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西北大通河畔。《水经·河水注》: 浩亹河 “东南径西平之鲜谷塞尉故城”。即此。
在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西北大通河畔。《水经·河水注》: 浩亹河 “东南径西平之鲜谷塞尉故城”。即此。
元置,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治所在今湖南龙山县东北三十九里石牌洞。明属永顺宣慰司。清废。
在今湖南辰溪县东四十五里。《方舆纪要》卷81辰溪县 “五城山” 条下: 房连山 “连峰接岫,廉隅峭厉,如房室然”。
明置,属汶川县。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绵虒镇西。《方舆纪要》 卷67茂州: 苏村寨在 “县西北四十里。旧置寒水驿于此,并设寒水巡司世其职,以防守河西。正统七年为草坡蛮所攻,隆庆中复被残掠,因移寨于河东,亦
清置,属沧州。在今河北沧州市西南二十里西砖河村。后设游击驻防于此。
在今山西盂县西北三十五里。《史记·赵世家》: 赵肃侯十六年 (前334),“肃侯游大陵,出于鹿门”。《正义》: “并州盂县西有白鹿泓,源出白鹿山南渚,盖鹿门在北山水之侧也。”在今山西省盂县西北。《史记
①夏、商、周时国。又作辛、侁或姺。在今山东曹县北十八里莘冢集。《左传·昭公元年》: “商有姺、邳。” 《孟子·万章上》: “伊尹耕于有莘之野。”《史记·夏本纪》 《索隐》 引 《系本》: “鲧取有辛氏
在今浙江淳安县(排岭镇)东北四十里栅源坞。《方舆纪要》 卷90淳安县: 栅源,“吴贺齐与山越战,树栅于此,因名”。
即今新疆西南部之和田河。《汉书·西域传》:“其河有两源:一出葱岭山,一出于阗。于阗在南山下,其河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又说于阗国“其东,水东流,注盐泽,河源出焉,多玉石”。古水名。又称玉河。
辽置,属丰州。治所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乡。金废为振武镇。古县名。辽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属丰州。金废为镇。
①西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分梁国置山阳国,立梁孝王子定为山阳王。武帝建元五年(前136)改为山阳郡,治所在昌邑县(今山东巨野县南六十里)。辖境相当今山东巨野以南,成武、曹县以东,单县以北,鱼台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