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台镇

龙台镇

①唐置,属普州。即今四川安岳县东六十里龙新镇。《资治通鉴》:唐天复元年(901),“道士杜从法以妖妄诱昌、普、合三州民作乱。王建遣行营兵马使王宗黯将兵三万会东川、武信兵讨之。……西川龙台镇使王宗侃等讨杜从法,平之”。胡三省注:“《九域志》:普州安岳县有龙台镇。”

②北宋置,属威远县。在今四川威远县东。《舆地纪胜》卷160荣州:龙台镇,“《九域志》:在威远县东八十里”。

③北宋置,属流江县。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北一百里龙台镇。


(1)在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北部。面积69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民政府驻龙台,人口 3280。以寺庙得名。1949年为龙台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92年置镇,云龙乡、旺盛乡并入。产油菜籽、花生、辣椒、烟叶、蚕茧。有酿酒、农机、印刷、粮食加工等厂。通公路。(2)在四川省安岳县东北部。面积129平方千米。人口8万。镇人民政府驻龙台,人口 5000。因镇南有山丘、台地,雅称龙台,故名。宋置龙台镇,清名龙台场。《资治通鉴》:唐天复元年(901年),道士杜从法作乱,“西川龙台镇使王宗侃等讨杜从法,平之”;《元丰九域志》安岳县(今属四川)“有龙台镇”。皆即此。1949年为龙台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龙新镇,1987年改龙台镇。1992年偏岩、龙西、白水、岳新四乡并入。主产油菜籽、棉花、辣椒、蚕茧、生猪等。为县水果、柠檬生产基地。有丝绸、印刷、酿酒、汽车修理、磷肥、机砖、建筑、农副产品加工等业。为农副土特产品重要集散地。安大公路经此。古迹有名山寺。(3)在四川省中江县中部。面积27平方千米。人口5.8万。镇人民政府驻龙台,人口 4400。因位于龙台山,清时有龙台书院,故名。1949年为龙台乡,1952年析置大镇,1958年大镇并入龙台公社,1960年改置龙台镇。1993年龙台乡并入。产蚕茧、生猪,特产罗汉姜。有缫丝、建材、农机、机砖等业。金射、中遂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麻垛镇

    即今江苏涟水县西北麻垛乡。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 安东县: “麻垛镇在城西北四十里。”

  • 老雅山

    在今湖北省南漳县南。《方舆纪要》卷79南漳县:老雅山在“县南五十里。上接文阳洞,下接三泉山。周回四十余里。险峻幽深,人不可近。俗名老鸦山”。《宋元通鉴》:南宋咸淳八年(1272),元翟招讨将军“由老雅

  • 明光集

    即今安徽明光市。清光绪 《皇朝中外一统舆图》: 定远县东有明光集。1938年嘉山县迁治于此。1994年改设明光市。

  • 汉阴县

    ①北魏置,属汉中郡。治所在今陕西南郑县东北汉江南岸。后废。②唐至德二年(757)改安康县置,属金州。治所在今陕西石泉县南汉江西南岸石泉咀附近。南宋绍兴二年(1132)迁治新店(今汉阴县)。元废。明初复

  • 无阳县

    西汉置,属武陵郡。治所在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东南。《水经·沅水注》:“县对无水,因以氏县。”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湖南省芷江县东北。以在无水之阳得名。属武陵郡。东汉废。

  • 十二连城

    ①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黄河南岸十二连古城。为隋、唐榆林县及胜州故址。②在今河南潢川县东三十里。清同治《河南通志》卷52:“后唐朱全忠以军四十万攻淮南, 屯光州,筑城十二,刺史柴再用严守备,城得免。故

  • 来远砦

    北宋天禧元年(1017)置,属秦州。即今甘肃武山县西南三十里滩歌乡。熙宁五年(1072)改属通远军。七年废为来远镇。《宋史·宁宗纪》:嘉定十三年(1220)九月,四川宣抚司统制质俊等引兵发下城攻金,“

  • 大野泽

    在今山东巨野县北五里。又名巨野泽。《尚书·禹贡》:“大野既潴。”《周礼·职方》 兖州:“其泽薮曰大野。”《左传》:哀公十四年(前481),“西狩于大野”。皆即此。古济水中流在此通过,向东有水道与古泗水

  • 宜寿宫

    在今陕西周至县南。《方舆纪要》 卷53盩厔县: 宜寿宫 “在县南三十里。周、隋时建”。

  • 池阳县

    ①西汉惠帝四年(前191)置,属左冯翊。治所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二里,俗名迎冬城。《汉书·地理志》 池阳县注引应劭曰:“在池水之阳。”因名。汉建池阳宫于此。西晋属扶风国。北魏为咸阳郡治。北周建德中废。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