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城县

龙城县

①一名和龙。东晋咸康七年(341)前燕慕容皝改柳城置,治所即今辽宁朝阳市。次年自棘城迁都于此。隋开皇元年(581)改名龙山县。

②北魏太和十一年(487)置,为临洮郡治。治所在今甘肃岷县东北,洮河东岸。《水经·河水注》:“洮水又屈而北径龙桑城西,而西北流。马防以建初二年从安故五溪出龙桑,开通旧路者也。俗名龙城。”北周废。

③北魏永熙中置,属昌黎郡。寄治英雄城(今河北徐水县西遂城)。北齐废。

④北魏置,属彭城郡。治所在今安徽萧县东北。隋开皇初废。

⑤南朝梁大同三年(537)置,为龙州治。治所在今广西柳城县南凤山镇南丹村。《舆地纪胜》卷112柳州引张维《广西郡邑志》:“八龙见于江,乃即江南置龙州及龙城县。”隋废州,县属桂州。大业初属始安郡。唐武德四年(621)为龙州治。贞观七年(633)属柳州。北宋景德三年(1006)改为柳城县。

⑥隋开皇六年(586)改承高县置,属徐州。治所在今安徽萧县西北十里。十八年(598)改为临沛县。

⑦隋平陈改彭泽县置,属江州。治所在今江西彭泽县城西二里。开皇十八年(598)复改为彭泽县。

⑧唐武德四年(621)置,为南义州治。治所在今广西岑溪县东二十里。贞观年间为义州治。天宝初为连城郡治。至德二年(757)改为岑溪县。


古县名。(1)东晋鲜卑慕容皝及后燕慕容垂所都,治今辽宁省朝阳市。属昌黎郡。隋文帝改名龙山县。(2)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置,治今甘肃省临潭县东洮河东岸。北周废。(3)南朝梁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城县旧县南龙江北岸。为龙州治。隋属始安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复为龙州治。贞观七年(633年)改属柳州。北宋景德三年(1006年)改为柳城县。(4)隋开皇九年(589年)以彭泽县改名,治今江西省彭泽县西。属江州。十八年复名彭泽县。(5)唐武德四年(621年,一作五年)析永业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东。为南义州治,贞观二年(628年)为义州治。至德中改名岑溪县。


猜你喜欢

  • 鄂尔多斯左翼后旗

    俗称达拉特旗。清顺治六年 (1649) 置,属内蒙古伊克昭盟。驻地在今内蒙古达拉特旗西北大树湾乡一带。1914年划归绥远特别区,1928年属绥远省。本世纪40年代迁今达拉特旗驻地树林召镇。1949年依

  • 范州水

    在今广东高明市 (高明镇) 西北。《方舆纪要》 卷101肇庆府高明县: 范州水在 “县 (治今明城镇) 东三十里。源出灵云山,接府东南百十里之北港水,汇牛围水入仓步水。元至正初,北港水自罗郁港引大江入

  • 辖鲁宗

    即辖鲁。今西藏曲松县西北下洛。

  • 圮桥

    在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古邳镇东南隅。即沂水桥。张良遇黄石公于圮上, 授以太公兵法, 即此。《水经·泗水注》:沂水分流径邳县城东,“屈从县南亦注泗,谓之小沂水。水上有桥,徐泗间以为圮”。

  • 万寿山

    ①在今北京市西北颐和园内。金名金山。元称瓮山。清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帝为母祝寿,于圆静寺旧址建大报恩延寿寺,改瓮山为万寿山。清《日下旧闻考》卷84引《御制大报恩延寿寺碑记》称:“粤乾隆辛未之岁,

  • 甘村沟

    在今河北衡水市西南。《方舆纪要》卷14衡水县:甘村沟“在县西南十里。旁有洼地二千余顷。弘治中,开此沟以泄水患。寻塞。正德中复疏通之,洼地填淤,民获种植之利”。

  • 牛浪湖

    即今湖北公安县西南,与湖南澧县接界之牛浪湖。《清一统志·荆州府一》:牛浪湖“在公安县南”。

  • 连洋州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改江阴州置,治所即今江苏江阴市。寻复为江阴州。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改江阴州置,治今江苏省江阴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江阴市。属江南行省。寻复为江阴州。

  • 朔方刺史部

    西汉元封五年 (前106) 置,为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宁夏青铜峡市以下至晋、陕间壶口之黄河两岸地区,北括阴山南北,南迄陕西宜川、至甘肃宁县一线。东汉建武十一年 (35) 省入并州。汉武帝置。辖区

  • 堂邑郡

    西晋永兴元年 (304) 置,属徐州。治所在堂邑县 (今江苏六合县北)。辖境相当今江苏六合县、安徽天长市西部地。东晋安帝时改为秦郡。(1)西晋惠帝时置,治堂邑县(今江苏南京市六合区北)。辖境相当今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