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染院副使
官名。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分染坊为东、西染院,改染坊副使为东、西染院副使。其后,用为武臣迁转之阶,属西班诸司副使。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七品。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改从七品。徽宗政和二年 (1112),改武阶官名,换为武义郎。
官名。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分染坊为东、西染院,改染坊副使为东、西染院副使。其后,用为武臣迁转之阶,属西班诸司副使。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七品。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改从七品。徽宗政和二年 (1112),改武阶官名,换为武义郎。
军队的前行官,也叫先锋官。《史记·黥布列传》:“至咸阳,布常为军锋。”《三国志·魏书·张郃传》:“从讨柳城,与张辽俱为军锋。”
即“纛额真”。
参见“保正”。
官名。即“文选司员外郎”。
官名。即中书舍人,唐高宗龙朔二年(662) 改,咸亨元年(670) 复名中书舍人。
海军同等官。北洋政府设置,其军阶为上校,掌理海军造舰事务。
官名。南朝梁置,为郡县属官。职为迎接新任长官至治所。
官名。“内阁制敕房中书舍人”之简称,见“制敕房中书舍人”。
官名。北宋前期置,以京朝官充任,属三司,掌给受俸料,批书券历。神宗元丰(1078—1085) 改制后,隶太府寺。南宋避高宗赵构名讳,粮料院改置监官主管,遂废。
官名。北洋政府设置,属县劝学所,员额一至三人,承县知事之命视察全县教育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