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尚令
官名。唐武则天垂拱元年 (685)改中尚方令置,为尚方监 (少府监) 中尚署长官,置一员,从七品下,掌供郊祀之圭璧、器玩之物。北宋初存其名而罕除授。
官名,三国魏置中尚方令,掌作诸玩好器物,唐武则天改中尚方令为中尚令,掌制作内用器物。参看“中尚方令”条。
官名。唐武则天垂拱元年 (685)改中尚方令置,为尚方监 (少府监) 中尚署长官,置一员,从七品下,掌供郊祀之圭璧、器玩之物。北宋初存其名而罕除授。
官名,三国魏置中尚方令,掌作诸玩好器物,唐武则天改中尚方令为中尚令,掌制作内用器物。参看“中尚方令”条。
官名。北齐设此官,属左右卫府,掌左右厢。见《隋书·百官中·左右卫府》。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匠师中大夫掌材下士佐官,员二人,正二命。
官名。清末理藩部领办处长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二人,正五品、从五品、正六品不等,奏补。主管本处事务。
武官名。北齐置,为左右卫府的直卫属官。其秩分别为正五品上与从六品下,掌警卫宫廷。
官名。即“考功清吏司郎中”。
周朝诸侯大国国君。《管子·大匡》: “小侯既服,大侯既附。”
州的等级之一。唐制为第六等,在辅、雄、望、紧、上之下,下州之上。宋制亦为第六等,在辅、雄、望、紧、上之下,中下州与下州之上。辽、金、元分州为上、中、下三等,世祖至元初年以六千户以上为中州,取江南以后,
官署名。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北洋政府设置,属内务部。其职掌为:一、地方行政官的任用;二、地方行政官的叙等、进级;三、地方行政官的褒奖、恤赏;四、地方行政官的惩戒;五、土司承袭。
宋朝乡兵组织与乡村基层组织。神宗时行保甲法,以十户为一保,五十户为一大保,五百户为一都保,分别设保长、大保长、都保正和副保正,每户两丁以上,一丁选充保丁。后改为五户一保,二十五户一大保,二百五十户一都
官名。清末驻藏大臣之属官。宣统二年(1910),裁驻藏帮办大臣,置左、右参赞各一人。左参赞驻前藏,秉承办事大臣筹办全藏一切要政。右参赞驻后藏,秉承办事大臣监督亚东等三埠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