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吏科
清代文选清吏司的内部机构。掌管双单月铨选、议叙、各官及吏员、俊秀出身人员的注册、验看、分发。设经承以办理事务。
清代文选清吏司的内部机构。掌管双单月铨选、议叙、各官及吏员、俊秀出身人员的注册、验看、分发。设经承以办理事务。
官名。北魏置。《周书·陆通传》:“文帝(宇文泰)时在夏州,引(陆通)为帐内督。”统领亲兵,侍卫主帅。
官名。又名管理京师大学堂事务大臣。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设。职掌为管理新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并节制各省所设之学堂。二十九年,改称学务大臣。别置京师大学堂总监督,管理京师大学堂事。
官名,西汉置,属郎中令,掌护卫宫殿门户,分左右。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郎中令》,参看“郎中车将”条。
官名。三国魏置。《三国志·许褚传》:“文帝践阼,进封万岁亭侯,迁武卫将军,都督中军宿卫禁兵。”权任很重。曹爽由此拜大将军,受明帝遗诏辅命。三国吴置,权任亦重。西晋武帝泰始三年(267)罢,惠帝永康(3
官名。两汉侍御史分曹理事,其在乘曹者称乘曹御史,掌护驾。
官署名。北魏置,主管佛教事务,由监福曹改名。以沙门统为长官,北魏宣武帝永平元年(508)下诏: “自今已后,众僧犯杀人已上罪者,仍依俗断,余犯悉付昭玄,以内律僧制治之。”(《魏书·释老志》)北齐时称昭
官爵名。三国时蜀后主刘禅建兴元年,封诸葛亮为武乡侯。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宋朝勇敢、效用兵资级名。为八等资级最低一等,以授有战功者。
见“民政部侍郎”。官名。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改民政部左右侍郎为副大臣,减员额为一人。见“民政部”。
见“长官司”。官署名。元始置于西南少数民族诸溪洞,秩如下州。设达鲁花赤、长官、副长官,参用其土人为之。明制于长官司之外,另有蛮夷长官司,设长官一人,正六品;副长官一人,从七品。又有蛮夷官、苗民官及千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