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三护军府
官署名。唐初秦王、齐王府六护军府之一,职掌、设官同“右二护军府”。
官署名。唐初秦王、齐王府六护军府之一,职掌、设官同“右二护军府”。
北洋政府时期第一届国会参议院的常任委员会之一。设委员长、理事各一人;委员,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为十一人,七年(公元1918年)减为七人。掌审查教育事项。
官名。即太子仆,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太子仆。官名。唐置,见“驭仆寺”。
官名。即驾部员外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驾部员外郎。
官署名。清末弼德院所属机构。宣统三年(1911)设。掌本院文牍、会计、议事记录及一切庶务。置秘书长一人,秘书官若干人。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匠师中大夫内匠上士佐官,正二命。
脱离战车独立编制的步兵。《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晋作三行以御狄”,是最早出现的建制步兵。建制步兵建立后,在相当长时间内并没有广泛使用于战争,主要是驻扎在边陲山区以及后方城邑,担任边防和卫戍任务。延至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天朝典官,掌修理钟表。员额二十人,官阶为职同监军。
海军同等官。北洋政府设置,其军阶为少校,掌理海军造械事务。
官名。亦称庶常。明清翰林院庶常馆学员。明初分设于六科,学习办事。永乐二年(1404)始置翰林院庶常馆,选进士之优于文学书法者充之。宣德五年(1430)命学士充任教习。清初沿设,每科殿试后选文品兼优之进
宋朝干办公事别称。参见“干办公事”。官名。宋置,见“勾当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