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右都候

右都候

①官名。东汉属卫尉,员一人,秩六百石。与左都候同主剑戟士,徼巡宫中,及天子有所收考,有丞一人。②匈奴官号。与左都候皆由匈奴贵族四姓中乔氏出任。见《晋书·四夷传》。


官名,汉置,为卫尉属官,秩六百石,掌领剑戟士在宫中巡逻。若天子有所收考,则掌逮捕。有丞一人。见《后汉书·百官志二·卫尉》。匈奴官名,为异姓大臣。《晋书·四夷传·北狄·匈奴》:“乔氏则有左都候、右都候。”

猜你喜欢

  • 禁苑啬夫

    官名,秦汉置,掌禁苑。禁苑是专供君主游猎的地方。秦昭王时有禁苑五处,每苑设啬夫一人,掌管苑事。见《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远离京城的禁苑,由县代管。见《睡虎地·秦简》。汉禁苑也置啬夫。官名。禁苑是直属朝

  • 王府中录事参军

    官名。梁皇弟皇子府始设,见“王府录事参军”。

  • 君长

    官名。战国秦置。主管某一地区少数民族事务的官长。《后汉书·南蛮传》:“ (秦惠文王)以巴氏为蛮夷君长。”官名,战国时秦置,为掌管一地区少数民族事务的长官。《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巴郡南郡蛮》:“及秦

  • 横海将军

    官名。西汉置,武帝时有横海将军韩说,统军越海出征。三国魏后成为杂号将军之一,五品。十六国后赵以桃豹为之,统舟师伐段辽。杂号将军名,汉置,掌征伐。《汉书·韩王信传》:“复以待诏为横海将军,击破东越,封安

  • 枢密院承旨司

    官署名。五代始置,宋初因之。设枢密院都承旨、副都承旨为正、副长官,设副承旨分领诸房公事。掌传达皇帝命令,管理枢密院内部事务。皇帝于崇政殿阅试禁军武艺或接见外国使臣时,都承旨、副都承旨侍立于侧,随事陈奏

  • 五军营

    军事编制。明朝京军三大营之一。永乐二十二年 (1424) 置。所统马步军分为中军,左、右哨,左、右掖。并以围子手、幼官、舍人、殚忠、效义诸营隶附。以勋臣二人提督,并设提督内臣一人。坐营官一人。下设把总

  • 莫府

    官署名。同“幕府”。军帅处理军务之机构。参见“幕府”。将军治所称莫府,也写作幕府。《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附李牧传》:“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注:“《集解》如淳曰:将军征行无常处,所

  • 煎胶务

    官署名。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置,掌煮皮为胶,以供诸司之用,设监官一人,以三班使臣及内侍充任。

  • 巡阁道使

    使职名。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六月车驾次扶风郡后,将幸蜀,遂以韦谔为巡阁道使并先行。

  • 缮工监

    官署名。即将作监,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将作监。官署名。唐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将作监为缮工监,将作监大匠、少匠改为缮工大监、少监,咸享元年(公元670年)复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