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五邑守堰
武官名。西周设置,《》说:“用大备于五邑守堰”(《文物》1979年第2期)。“堰”是构筑城堡之类的守卫工事。“借五邑守堰”,就是充任主管五邑守卫之事的官,隶属于王室的司马。五邑可能是周都丰、镐、葊、成周、王城五地。
武官名。西周设置,《》说:“用大备于五邑守堰”(《文物》1979年第2期)。“堰”是构筑城堡之类的守卫工事。“借五邑守堰”,就是充任主管五邑守卫之事的官,隶属于王室的司马。五邑可能是周都丰、镐、葊、成周、王城五地。
官名。《周礼》地官之属有掌炭下士二人,掌征收灰物、炭物于山泽之农。北周置掌炭中士,正二命;掌炭下士,正一命。属地官府虞部下大夫。
官名。北齐卫尉寺所属有武库署,置令,掌甲兵及吉凶仪仗,并领修故局丞。隋沿置,有令丞各二人。唐初京师有武库署,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东都亦置武库署,合称两京武库署。各置令二人,从六品下,掌收藏兵杖
官名。隋朝诸州、郡、县属官。
官名。即尚书省左仆射,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左仆射。官名。唐代中书省改名为中台时,左右仆射改称左右匡政。参见“中台”。
宋代三司内部机构,为盐铁七案之一,掌金、银、铜、铁、朱砂、白矾、绿矾、石炭、锡、鼓铸。
官名。西汉置,属中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中尉更名执金吾后改属之,职掌军中垒门,有丞、两尉。东汉省。官名,西汉置,东汉省,为中尉属官,掌北军垒门。参看《中垒》条。
即“小司门上士”的省称。
官名。宋徽宗大观 (1107—1110) 中枢密院置,员三人,正九品。
官场用语。宋朝举人不在原籍,于其他州府参加乡试取解,称寄应。宋制,应解试者不在原籍,而在其他州府参加考试者,称为寄应。考取后即由该地发解。
军事机关。唐初置,掌宫禁宿卫。武德五年改称骁骑府,分左右。其官有上将军、大将军、将军等。见《新唐书·百官四上·十六卫·左右骁卫》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