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司更大夫

司更大夫

官名。即太子率更令,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率更令。


官名。唐置,见“司更寺”,

猜你喜欢

  • 市朝

    官署名,为市官办公的地方(处所)。因而用它来比喻争名争利的地方。《战国策·秦策一》:“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

  • 流内

    官制术语。在一定官阶、品位之内,谓流内;相反,则为流外。南朝梁流内九品十八班,为清流。陈沿其制。北齐有九品三十阶、视官十三等。隋朝为九品三十阶、视品十四等。唐朝九品三十阶,及萨宝府、亲王国官及三师、三

  • 延福提举司

    见“印经提举司”。

  • 中光禄大夫

    官名。十六国后赵石虎建武 (335—348) 中置。位在左、右光禄大夫之上。参见“光禄大夫”。

  • 右神策军统军

    官名。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置二员,以崇禁卫,从二品。

  • 国史编纂处处长

    官名。北洋政府设置,为国历编纂处主官,见“国史编纂处”。

  • 贤王

    官名,汉时匈奴置,分左右,为匈奴最高级官员,是依次当为单于(匈奴国君)的。《汉书·匈奴传上》:“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匈奴谓贤曰‘屠耆’,故常以太子为左屠耆

  • 隶人

    官名。春秋置。供使役的低级小吏。《左传·昭公四年》: “舆人纳之,隶人藏之。”杜预注:“舆、隶,皆贱官。”官名。《左传·昭公四年》:“舆人纳之,隶人藏之。”注:“舆隶皆贱官。”

  • 武德使

    见“皇城司”。

  • 驸马

    “驸马都尉”的简称。魏、晋以后,尚公主者常加驸马都尉,后世因作为皇帝女婿的俗称。又据《魏书·官氏志》引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职员令,有驸马,三品,别有驸马都尉,从四品上。1、官名,即驸马都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