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司谏

司谏

官名。① 《周礼》地官属官,掌纠正万民。②谏诤政事阙失之官。宋太宗端拱元年(988)由左、右补阙改名,分置左、右。其后,亦有领他职而不预谏诤者。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左、右各置一人,正七品,凡朝廷政事阙失,大臣至百官任非其人,三省至百司事有违失,皆得谏正,分隶门下、中书两省。南宋初不隶两省,高宗绍兴二年(1132)复隶中书门下省。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改补阙,光宗绍熙二年(1191)复旧。③明朝詹事府左右春坊属官,分置左、右,从九品,多由他官兼任,掌箴诲鉴戒,拾遗补过。


官名。周置,掌察万民之德和选拔人才等。 《周礼·地官·司谏》:“司谏掌纠万民之德而劝之,朋友正其行而强之,道艺巡问而观察之,以时书其德行道艺,辨其能而可任于国事者,以考乡里之治,以诏废置,以行赦宥。”宋朝司谏分左右,左司谏属门下省,右司谏属中书省,都掌规谏讽谕。见《宋史·职官一》。

猜你喜欢

  • 邦冢君

    同“邦君”。周朝称诸侯国君。《班簋铭》:“王命毛公以邦冢君、 土(徒)驭”,“伐东或(域)㾓戎”。《尚书·周书·召诰》:“太保乃以庶邦冢君,出取币,乃复入,锡周公。”

  • 便宜从事

    武官名。辽置,见“便宜从事府”。

  • 左选

    宋朝吏部尚书左选、侍郎左选通称。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置,分掌文臣选调之事。

  • 头等通译官

    见“通译官”。

  • 春坊

    官署名。指太子宫府,魏晋以来,称太子宫太子府为春坊。《晋书·愍怀太子传论》:“继明宸极,守器春坊。”《北齐书·颜之推荐·观我生赋》:“予武成之燕翼,遵春坊而原始。”唐置太子詹事府,以统众务,置左右二春

  • 下万户府

    官署名。元朝军府等级,秩从三品,统军三千以上。置达鲁花赤、万户各一员,俱从三品;副万户一员,从四品; 经历一员,从七品; 知事一员,从八品。

  • 曹史书佐

    官名合称,就字面看是曹史和曹书佐之合称,实是指曹掾、曹史、曹书佐。《汉书·朱博传》:“乃召见诸曹史书佐及县大吏,选视其可用者,出教置之。”

  • 太弟后卫率

    参见“太弟中卫率”。

  • 游击使

    官名。唐朝边镇武官,位军镇大使、副使下。

  • 巡捕

    官名。清朝总督、巡抚、将军的随从官。分文、武两种,文巡捕以本省之佐杂官充任,武巡捕以本省低级武官充任,分别负责宣传和护卫事。又,钦差官如主考、学政亦有临时之巡捕,由总督、巡抚指派。官名。清代将军、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