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官名。战国始置,尊称太守,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秦汉沿置。后为郡守、太守、刺史的简称。详见各条。②官制用语。官吏试职称守。汉朝官吏有试守之制,期限一年,满岁转正,得食全俸,即为“”。魏晋南北朝以低职署理高职、高职署理低职均称守。后者仅为暂摄、代理之义。唐制,散位低而职事高者则称守某某官。北宋前期承唐制,散官品级低于寄禄官一品者于寄禄官前加守字; 元丰改制后,职事官高于寄禄官一品者,于职事官前加守字,以此确定俸禄。辽、元朝官凡官阶低于官职者,亦均于官职前加一守字。


1、郡守、郡太守的省称。《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十一月,诏劳赐河东守、令、掾以下。”

2、试用称守。汉朝官吏,一般都有试用期(一年)。能胜任者转正为真,去“”字,不能胜任者迁回原职,或罢免。《后汉书·卓茂传》:“(孔)休字子泉,哀帝初,守新都令。”

3、低级官吏代理、临时代理高级官职位之职事,称守。见“守征虏将军”条。

4、兼任。高职位官吏兼任低职位官吏之职事称守。见“守期门仆射”条。

猜你喜欢

  • 劝业员

    官名。清末地方州县佐治官。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革地方官制,始置。直隶州、直隶厅及州、县每处一人,奏补。掌理该州厅县农工商及交通事宜。官名。北洋政府设置,属县实业局,见该条。

  • 舆人

    官名。①春秋时期供使役的卑职小吏。《左传·昭公四年》: “舆人纳之,隶人藏之。”杜预注:“舆、隶皆贱官。”② 《周礼》冬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制造车辆的工宫。《周礼·冬官·考工记》:“舆人为车”。官

  • 群头

    官名。明朝太仆寺所辖各群群官。洪武四年(1371)曾于群牧监下置,后改置太仆寺,乃置,未入流。二十二年,改置为群长。

  • 祝策

    周朝祭祀时由史官宣读的祝祷文告。《尚书·周书·洛诰》: “王命作册逸祝策。”

  • 掌璧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秋官府掌朝下大夫掌璧中士佐官,正一命。

  • 太子太帅

    即“太子太师”。西晋因避司马师讳改。

  • 石济水次仓令

    官名。北齐置,属司农寺。有丞。

  • 上第

    选举制度用语。① 考核儒生或秀才、孝廉等被荐举者对策后获得的最好等级。可被授予较高官职。东汉献帝初平四年 (193),策试儒生,上第赐位郎中,次太子舍人,下第者罢之。南朝宋明帝泰始(465—471)中

  • 札萨克

    官名。亦作“扎萨克”。蒙古语音译,意为“藩封掌印”,即“一旗之长”。掌一旗之政令。清朝内、外藩蒙古及哈密、吐鲁番回部每旗设一人。世袭者循例题请,特简者由理藩院于每旗之王、贝勒、贝子、公、台吉、塔布囊等

  • 右都水丞

    官名。西汉置,属右扶风,为右都水长副贰,员一人,协掌内史右地水利事务。官名,掌佐右都水长行施职事。参看“右都水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