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工部郎中

工部郎中

官名。① 工部所属头司工部司长官。唐高祖武德三年 (620) 改原起部郎而置。一人,从五品上。掌城池土木工程建筑之政令。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司平大夫,咸亨元年 (670) 复旧名。武则天光宅元年 (684)再改名冬官郎中,中宗神龙元年 (705)再复旧名。五代沿置。②工部佐贰官。宋初曾置,无所职掌,为五品寄禄官。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后,始置协掌部事。改从六品。几制作、营缮、计置、采伐材物,皆按程式以授有司。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 兼虞部郎中。孝宗隆兴元年 (1163)又兼领屯田事。辽南面官亦置,其制不详。金朝置一人,从五品、协掌部务。元朝沿置。明初亦置,改正五品。洪武六年 (1373) 后,改置为工部属司长官。清朝入关前曾置工部理事官。入关后于顺治元年 (1644) 改置为郎中。初正三品。后亦改置为工部属司长官。③辽、明、清诸朝工部属司郎中的泛称。


官名。自唐代以后,历代多设此官。《新唐书·百官一·工部》:“工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城池土木之工役程式,为尚书、侍郎之贰。”《宋史·职官三·工部》:“郎中、员外郎:旧制,凡制作、营缮、计置、采伐材物,按程式以授有司,则参掌之。”明清时也设此官。

猜你喜欢

  • 殿中骑将

    官名。十六国南凉置。职掌不详。见《晋书·秃发傉檀载记》。

  • 掌

    宫中女官名。见“司”。

  • 二台

    东汉御史台与尚书台合称。《后汉书·陈忠传》: “言事者见杜根,成翊世等新蒙表录,显列二台”。时杜为侍御史、成为尚书郎,分隶御史、尚书二台。1、东汉称侍御史和尚书郎为二台。《后汉书·郭陈列传》:“杜根、

  • 上林中十池监

    上林中十池监,即上林十池监,详“上林十池监”条。

  • 稽智

    官名。明太祖洪武二十三年(1390)于中、左、右、前、后五军断事司分置,每司设一人,正七品,分理军中刑狱。建文(1399—1402)中革。参见“五军断事司”。

  • 长安游徼

    吏员名。汉置,属长安令,见《汉书·赵广汉传》,秩二百石,掌徼巡盗贼之事。

  • 左关师

    官名。战国齐置。掌左关量器标准政令的官长。 《陈纯釜铭》: “命左关师发敕囗左关之釜, 节于廪釜。”

  • 骍马田官

    官名,汉置,掌屯田的军官。骍马,在玉门东北。见《居延汉简·释文》。

  • 宝泉局大使

    官名。明清宝泉局之职官。明朝于各布政司宝泉局设,一人,从九品。掌各地铸造货币事。清朝于户部宝泉局设,一人,由满员充任。掌理库藏。官名,清朝置。宝泉局是清朝的铸钱官署,掌铸铜钱。户部掌铸钱的官称“鼓铸”

  • 县道判

    道官名。元置,见“县威仪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