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宅使
使职名。唐武则天时置为内诸司使之一,授宦官,掌两京官府庄田、磨坊、店铺、菜园、车坊等业。五代后梁沿置。宋朝为西班诸司使之一,无职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同六品,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定为正七品,徽宗政和二年 (1112) 易以新名为武节大夫。
官名。唐置,掌管两京地区官府掌握的庄田、磨坊、店铺、菜园、车坊等产业。另有内庄宅使管理皇室掌握的庄田等产业,由宦官担任。见《资治通鉴》唐开成元年“庄宅收市犹末已”胡三省注:“唐内诸司有庄宅使”。
使职名。唐武则天时置为内诸司使之一,授宦官,掌两京官府庄田、磨坊、店铺、菜园、车坊等业。五代后梁沿置。宋朝为西班诸司使之一,无职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同六品,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定为正七品,徽宗政和二年 (1112) 易以新名为武节大夫。
官名。唐置,掌管两京地区官府掌握的庄田、磨坊、店铺、菜园、车坊等产业。另有内庄宅使管理皇室掌握的庄田等产业,由宦官担任。见《资治通鉴》唐开成元年“庄宅收市犹末已”胡三省注:“唐内诸司有庄宅使”。
指谏官的官署。《旧唐书·元稹传》:“既居谏垣,不欲碌碌自滞,事无不言,即日上疏论谏职。”
典签的别称。掌处理文书。南朝时,皇帝在各王国设此官,以皇帝的近侍充任,名为典领文书,实则监视诸王行动,其权甚大,故称签帅。《梁书·江革传》:“时少王行事多倾意于签帅,革以正直自居,不与签帅等同坐。”对
①清朝矿厂役丁之头目。掌管采矿冶铸之丁役。向有司领票开矿鼓铸、定期依成交纳税金。②清朝户部宝泉局、工部宝源局所属各厂之工头。每厂约设二人,召募殷实人家子弟充任。掌管各厂铸钱事务,并司查极不安分守法者。
官名。元置,为详定使司的主官。见“详定使司”。
官署名。即太子家令寺,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改家令寺。参见“太子家令寺”。官署名。其长官称宫府大夫,从四品上,总理食官、典仓、司藏三署,掌管饮食、仓储等事,“皇太子出入,则乘
即“大名兵马指挥司”。
即“固山额真”。
泛称主办文案的官吏。刀、笔为古代书写工具,故称。《战国策·秦五》:“臣少为秦刀笔,以官长而守小官。”职权较小,故又称刀笔吏。《史记·汲黯传》:“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后代称讼师为刀笔,是指其笔利
即“甲喇章京”。
即“司武上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