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总办

总办

官名。清朝后期于新设的官署或办事机构中所设置的官员。其地位及权限因机构而异。因其多为一个部门或方面的主管官,故名。如神机营枪炮厂及机器局之总办,即为该厂、局之长官,分掌演练枪炮、测量算学及制造枪支、火药事。总理衙门之总办章京,为统率司员之官。大清银行所属各分行总办,为各分行之长官。各铁路局之总办,为各路局事务之主持人。此外,各省新设机构如营务处之类,主官也多称总办。


官名。(1)清代后期中央及地方均有临时设置的机构,其主管官一般称为总办。(2) 北洋政府设置,一是一般机关的主管官,特派或简派,如审计处、盐务稽核总所、采金局、全国经界局等。二是税务处各股的总办,只相当于股长,是一种特例。

猜你喜欢

  • 右贤裨王

    匈奴王名,即右贤小王。《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汉兵夜至,围右贤王,右贤王警,夜逃……得右贤裨王十余人。”注:“小颜云:裨王,小王也,若裨将然。”

  • 噶杂拉齐伯克

    官名。清朝新疆回部官员之一。掌地亩粮赋。喀什噶尔、叶尔羌各设四品伯克之一,内喀什噶尔一人兼回兵副总管。伊犁、和阗等处共设五品伯克七人。拜城设七品伯克一人。

  • 陀酋

    官名。南诏官,隶于府,犹唐朝管记。

  • 开府仪同大将军

    勋官名。北周武帝建德四年(575)改开府仪同三司置,位在上仪同大将军之上。主要授予有军勋的功臣及北齐降官,无具体职掌,九命。初任此职者加使持节、大都督、骠骑大将军、侍中,静帝大象元年(579)罢此制,

  • 左监门卫

    禁卫军指挥机构。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左监门府置,十六卫之一。不领府兵,置大将军 一员、将军二员、中郎将四员,与右监门卫率亲近禁军,共掌宫城诸门禁卫及门籍,判入,职任颇重。有长史、录事参军事,兵曹

  • 通济监

    官署名。西夏朝仁宗天盛十年(1158)始置。西夏朝景宗元昊始造货币, 但境内铜少, 故通用宋、辽、金三国货币,而以宋钱为主。仁宗置此监,命监察御史梁惟忠执掌,铸天盛元宝等钱,与金正隆元宝钱并用。西夏铸

  • 右率

    即“太子右卫率”。

  • 内郡国

    汉朝指内地诸郡和诸王国。《汉书·宣帝纪》:“(本始元年)夏四月庚午,地震。诏内郡国举文学高第各一人。”注:“韦昭曰:中国为内郡,缘边有夷狄障塞者为外郡。成帝时,内郡举方正,北边二十二郡举勇猛士。”《后

  • 行台省度支尚书

    官名。隋朝行台尚书省置,一员,视从三品,掌同度支尚书,兼掌都官、工部事。

  • 守选

    官制用语。宋朝铨选制的一项规定。选人授差遣、吏人出官皆理一定选限,称为守选。如留守、两府、节度、观察判官; 一选; 掌书记、支使、防御、团练判官,二选; 进士、制举,三选; 九经,四选; 五经、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