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属官统称。汉朝三公府及其它重要官府皆置掾史、属,分曹治事。掾为曹长,史、属为副贰。故掾史多冠以曹名,如户曹掾、户曹史等。掾史为有职吏,其下还有从掾位,从史位、待事掾、待事史等散吏。三国晋南北朝公府皆置。晋朝以前大抵诸曹各设一人,每府有掾一、二十人。东晋以后仅户曹、仓曹等数曹设。品级自五品至七品不等。北齐大理寺、郡县并置,亦为僚属泛称。隋朝炀帝大业三年 (607)郡置东西曹掾。


官名。汉朝三公府、将军府和郡县,都分曹办公,掌管一曹的官称“”,又称“曹掾”。在三公府和将军府诸曹的主官(长官),一般称“”,但也有称“掾史”的,此之“掾史”,与“”义同;其副称“”。在郡县诸曹中,主官也称“”,但其副不称“”而称“”,有的掾、史并置,有的置掾不置史,有的置史不置掾。《后汉书·百官志五·州郡》:“皆置诸曹掾史。本注曰:诸曹略如公府曹,无东西曹。有功曹史,主选署功劳。有五官掾,署功曹及诸曹事。其监属县,有五部督邮,曹掾一人。”三国晋南北朝公府曹皆置,隋朝大业三年郡置东西曹掾。

猜你喜欢

  • 汉忠将军

    将军名号。东汉初置。光武帝时有汉忠将军王常,见《后汉书·王常传》。杂号将军名,凡将军皆掌征伐。《后汉书·光武帝纪》:“汉忠将军王常为横野大将军。”

  • 台辅

    宰相、三公等最高级官员的尊称。《后汉书·李固传》:“臣闻台辅之位,实和阳阳,璇机不平,寇贼奸轨,则责在太尉。”指三公宰相之位。《三国志·魏书·崔林传》:散骑侍郎孟康荐林曰:“牧守州郡,所在而治,及为外

  • 籥章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春官府大司乐(乐部)中大夫属官籥章中士的佐官。正一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 总督仓场

    官名。明洪武初置官掌北平等军储仓。永乐(1403—1424)中迁都北京,以户部司员经理,宣德(1426—1435)后专设户部尚书、侍郎督其事,不治部事。遂为定制。官名。明置总督仓场一人,掌在京及通州等

  • 甘肃科

    清朝兵部武选清吏司所属之办事机构。额设经承一人。

  • 世胙

    世袭官位。《左传·襄公十四年》: “世胙大师。”

  • 秋试

    (1)宋称解试为秋试。宋制,每三年举行一次的解试,定在省试前一年的八月十五日开科,因称解试为秋试。(2)明清时乡试亦每隔三年在八月份举行,亦有秋试之称。参见“乡试”。

  • 街司

    宋朝左右街司省称。

  • 太仓

    1、掌管国家粮仓的官署。始于秦,汉沿置,属治粟内史和大司农,其后,历代沿置。南朝梁分属司农卿和太府卿,北齐和隋属司农寺,金属太府监,元属宣徽院。其长官分别为太仓令、太仓使、太仓提举、太仓大使等。见《文

  • 司成下大夫

    官名。北周置。《北齐书·源彪传》:“武平七年(576),周武平齐(彪),与阳休之、袁聿修等十八人同勑入京,授仪同大将军、司成下大夫。”正四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