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边境上少数民族小国的国王。《后汉书·百官志》:“四夷国王,率众王,归义侯,邑君,邑长,皆有丞,比郡、县。”
宋朝天章阁省称。
官名。殷朝置。《库方二氏所收藏甲骨卜辞》第一○二八片: “甲辰卜”,“贞,亚畯保王,亡不若。一月。”
官名。即华林丞。
官名。 同“膳宰”。 一说即膳夫。 掌饮食膳羞。《国语· 周语中》: “宰不敢饩。”韦昭注: “宰,膳夫也。掌宾客之牢。”参见“膳宰”。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五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见。
官署名。明朝设置于京师顺天府,掌境内税务工作。设大使一人,从九品,副使一人。
武散官名。明置,武官正二品,升授。武散官名。明置,为正二品升授之阶。
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主制造冠帽。
官名。元朝地方行政机构宣慰使司之职官。每司设一人,位宣慰使之下。协宣慰使掌司事。明清沿元旧称,始作为土官名号之一,武职。系土官官署宣慰使司之职官。湖广、四川、云南等省设有。正四品。有自己所辖之土兵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