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海事部

海事部

海关组成部分之一。又称海政局,掌理海事行政。本部设于上海,长官为巡工司,直辖于总税务司。部内分为四科:一为巡工科,其职员除巡工司外有副巡工司、巡江工司、巡段江工司、小轮工司、测量司、监事等,均以洋员充任;华员有供事、绘图师、匠董等。二为理船科,设理船厅、指泊所、海洋测量师、巡江吏等职,均以洋员充任;华员有供事、杂项等。三为灯塔科,设巡灯司、船主、大副、值事人等,均以洋员充任;华员只有辅助员役。四为运输科,设管驾官、管驾正、管驾副、管轮正、管轮副、机匠等,均以洋员充任;华员有巡查、卫兵、司机、伙夫、水手等。设于各地的海关为地方机关,分为三班:一为港务班,设理船厅(即港务长)、指泊所、供事、管理机房、巡江吏等。二为灯塔班,设巡灯司、灯船主、灯船大副、值事人等。三为巡船班,设管驾官、管驾正、管驾副、管轮正、管轮副、炮手、船主、巡艇办等。

猜你喜欢

  • 上官

    大官,高官。《商君书·农战》: “多货,则上官可得而欲也。”1、大官、高官。《商君书·农战》:“多货,则上官可得而欲也。”《管子·小问》:“请仕上官,授禄千钟。”2、上级长官。《后汉书·任延传》:“帝

  • 众议院法典委员会

    北洋政府时期第一届国会众议院常任委员会之一。设委员长一人,理事一人或数人;委员,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设三十七人,七年(公元1918年)减为二十五人。掌审查法典事项。

  • 朝聘

    ①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礼记·王制》:“诸侯之于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②春秋时期诸侯小国定期朝见称霸的大国。《左传·襄公八年》:“公如晋朝,且听朝聘之数。”

  • 同判国子监

    官名。宋真宗乾兴元年(1022)置,员一人,以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讲冯元为之。时国子监颇任贵游子弟之初仕者,资序与管库略同,故设此职以隆其任。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罢。

  • 中台左相

    官名。见“中台”。

  • 右祗候郎君直长

    官名。辽朝置,为北面官。著帐郎君院官员。领当值郎君侍应事。

  • 端尹

    官名,即太子詹事,唐高宗龙朔二年 (662)改,咸亨元年 (670)复名詹事。参见“詹事”。官名。唐有此官,为太子官属之长,统东宫事。秦始置詹事,掌皇后和太子家事,东汉废,魏晋复置,历代相沿。唐初也置

  • 御札

    官府文书名。宋朝,布告登封、郊祀、宗祀及重大号令时用之,由翰林学士起草。又皇帝手诏亦称御札。

  • 详复官

    官名。北宋太宗淳化元年(990)置,属刑部,员四人,以选人充任,专掌审阅天下旬奏大辟案牍。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罢。官名。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置,属刑部。以京朝官或选人充任,掌复审

  • 滏口局

    官署名。北齐置,设丞。掌冶铸。隶太府寺诸冶东道署。